近幾日,關注國際的網友都發現了一件事,美國頻頻發布關于金穹的各種消息,號稱會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
先介紹一下被特朗普視為國之重器的“黃金穹頂”。
眾所周知,懂王對金色總有一種莫名的癡迷,于是,美國“鐵穹”防御體系,也順理成章變成美“金穹”,與特朗普的“黃金時代”政治敘事極度匹配。
特朗普拋出個“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概念,號稱能擋住天上飛來的任何導彈,這玩意兒耗資千億美元,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直接點名中國是“太空威脅”,五大戰種還接連給中國下了挑戰書,俄羅斯也得跟著捏把汗。
這系統要是真建成,美國就能打別人、別人打不了它,全球戰略平衡怕是要被徹底顛覆。
這套“金穹”系統一公布,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懷廷就迫不及待跳出來“點名”,他在芝加哥一個論壇上大談特談,說中國在太空領域的進展讓美國睡不著覺,言下之意,“金穹”就是為中國量身定做的。
“金穹”計劃聽著玄乎,但真能成嗎?
歷史上,“星球大戰”計劃最后不了了之,技術上沒完全搞定,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美國現在的科技水平比當年強了不少,可要造出個能攔截所有導彈的系統,難度還是不小。
最令美國人無奈的一點,大統領把金穹吹上了天,可實戰性非常令人擔憂。
來自中東的鐵穹就是實錘例子,以色列總是吹噓鐵穹防御體系有多厲害,攔截率沒有100%也有90%,結果在遇到哈馬斯的密集火箭炮攻勢后瞬間抓瞎,攔截率跌穿30%。
美國國土面積比以色列要大400倍,指望一個連半成品都不是的系統,做到百分百攔截,確實比《一千零一夜》還要天方夜譚。
事實上,哪怕奇跡出現,金穹計劃真能按時竣工并完成部署,實用性依然不高。
從胡塞武裝打航母的案例就能看出來,哪怕美國防空導彈再厲害,造價始終高達200萬美元一發,拖鞋軍只用2000美元不到的無人機,就能成功一換一,效果等同印度陣風舍身抵擋霹靂-15E導彈。
因此,想破解美國的“無敵穹頂”,直接發動密集無人機攻勢就好,穹頂防不住,無人機就能長驅直進;防住了也沒關系,就當消耗其天價導彈群。
金穹越來越像個擺設了,不光受民主黨集體嘲諷,連共和黨內部也有人質疑其實用性,覺得不如把錢拿來升級“薩德”和“愛國者”系統更有意義。
但咱中國確實得留個心眼兒,不能被美國拖進無底洞似的軍備競賽,當年蘇聯就是沒算好這筆賬,經濟被拖垮,教訓慘痛。
中國這些年在軍事技術上進步飛快,比如高超聲速武器和反導系統,已經有了不小的底氣。
關鍵是保持節奏,既要硬碰硬,也要避免被美國的節奏牽著走,畢竟“金穹”計劃聽著嚇人,但能不能成、成到什么程度,還得打個問號。
美國歷史上這種大項目,喊得響最后啞火的也不少。
“金穹”最后會成為“真老虎”還是“紙老虎”,不僅取決于美國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承受能力,還取決于被其瞄準的“對手”能否在信息迷霧中去偽存真,能否以強大的戰略威懾體系實現新的動態平衡。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