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家庭為“單人戶”,超市里“一人份”商品隨處可見,如今的日本,老齡化現象觸目驚心,銀發經濟已然成為支柱產業。
再看看當下的中國,35歲再就業困難重重,即便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也得放低姿態求職。因此有人提出警示,若不及時改變現狀,日本的今天很可能就是我們20年后的明天。
那么,為何日本會陷入如今這般境地?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呢?
日本老齡化嚴峻
如今漫步在日本街頭,白發蒼蒼的老人比年輕人還要多,這種反差背后隱藏著一個讓整個國家頭疼的問題——老齡化。
先來看一組令人深思的數據:2023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直接攀升至29.1%,位居全球首位!
這還沒完,專家預測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34.8%,也就是說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
試想一下,未來乘坐地鐵、逛街購物時,滿眼都是爺爺奶奶輩的人,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讓人感到震撼?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本該頤養天年的老人仍在拼命工作。
65到69歲這個本應退休的年齡段,就業率竟高達52%。
你可以在建筑工地看到頭發花白的大叔搬磚,在超市里看到顫巍巍整理貨架的老人,甚至在物流倉庫搬運貨物的也大多是六七十歲的人。
這些老人真的是熱愛工作嗎?顯然不是!說到底,就是因為手頭拮據,不干活連飯都吃不上。
更糟糕的是,想要入住養老院安享晚年?簡直難如登天。床位稀缺,醫療資源緊張,生病還得排隊等候。
再來看看日本的經濟,老齡化對它的拖累顯而易見。
GDP增長率常年徘徊在1%左右,與他國相比就像烏龜賽跑一般緩慢。
為什么經濟難以提振?消費市場乏力啊!年輕人減少意味著消費主力減少,老年人本身花錢謹慎,再加上收入有限,更加不愿意掏錢消費。
如今的日本商場和店鋪,大多門可羅雀,商家愁眉苦臉。
或許有人會問,日本就沒有辦法扭轉這種局面嗎?其實,日本也曾嘗試過多種方法,比如鼓勵生育、引進外籍勞工等,但收效甚微。
未來的日本能否擺脫老齡化的困境?這不僅關乎日本的未來,也為全球其他面臨老齡化問題的國家敲響了警鐘。
正如對中國發出的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動,日本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們20年后的寫照……
今天的日本,可能是20年后的中國
事實上,有人做出這樣的預警并非空穴來風,且看一組數據……
2023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達到15.4%,到2024年底又增至15.6%。
東北地區尤為嚴重,走在大街上,年輕人的身影顯得格外稀少。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15年后我們或許就會像現在的日本一樣,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再看生育率,更是低得驚人。2022年,我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1,甚至低于日本!
過去講究“多子多福”,現在提起生孩子,許多年輕人卻連連搖頭。
數據顯示,人口負增長的跡象愈發明顯,不少醫院的產科病房空置率居高不下。
那么,為什么年輕人不愿生育呢?其實只要看看周圍就能明白,如今的年輕人哪個不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
先說房價,北上廣深的房子,普通人不吃不喝幾十年都不一定能買得起,即使是二線城市,首付和房貸也能把人壓垮。
教育成本更是無底洞,從早教班到興趣班,從學區房到補習班,養育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動輒幾十萬。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長大,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找到工作后還擔心隨時被裁員。
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尤其是女性,不少人因為結婚生子而被變相降職甚至辭退。
“生不起、養不起”已經成為大家的口頭禪,這種情況下,“單身社會”的影子越發明顯。
國內獨居人口已經超過一億,僅一線城市就有三成以上30歲仍未結婚。
大街上,“一人食”餐廳越來越流行,超市里小包裝日用品和迷你家電銷量節節攀升。
人們嘴上說著“單身真香”,心里卻清楚這背后藏著多少無奈。
隨著老齡化日益加劇,生育率持續走低,不少人開始擔憂:難道我們真的要步日本的后塵?
實際上,日本過去幾十年的經歷就像一面鏡子,提醒我們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開這些麻煩……
未雨綢繆,避免重蹈覆轍
首先談談如何避免陷入“老齡化陷阱”。
日本現在養老院床位供不應求,我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4億人,如此龐大的養老需求,單靠傳統養老院顯然無法滿足。
目前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居家養老+社區服務”模式,例如北京部分社區為老人提供上門護理和助餐服務,但這還遠遠不夠。
更為關鍵的是養老金問題。人社部數據顯示,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逐漸增大,如果不提前想辦法開源節流,未來領取養老金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不是危言聳聽,提前規劃養老產業、盤活養老基金,才能讓大家老有所依。
至于生育率低這個大難題,更是亟待解決。
日本年輕人選擇躺平不生孩子,我們似乎也有類似的趨勢。要想讓年輕人愿意生育,就必須切實減輕他們的負擔。
以住房為例,有研究統計,重點城市平均房價收入比超過9,這意味著普通家庭不吃不喝9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敢生孩子呢?
所以房價需要下調,同時教育成本也需要降低。
雖然校外培訓得到了規范,但課后托管和興趣班費用依然不低。
除此之外,職場環境也需要改善。
天眼查數據顯示,超六成職場女性曾遭遇生育歧視,如果生個孩子就可能丟掉工作,誰還會輕易考慮要二胎或三胎呢?
因此必須出臺相關政策,防止“單身社會”的苗頭進一步蔓延。
最后,政府和社會都需要承擔責任,制定并監督相關政策落實,確保好政策不會淪為一紙空文。
日本當年因政策反應遲緩,導致問題越積越多。
所以,他們的經驗教訓擺在眼前,我們是否能夠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這不僅關系到國家的未來,更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