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最對不住的是自己。
年輕時為生活奔波,中年時為家庭付出,老了為子女操勞,直到滿頭白發才幡然醒悟:生命中最該善待的,正是被我們忽視了大半輩子的自己。
如今人過60歲才明白最好的活法,不是有錢,比別人成功,而是做到這四點。
01、做好自己,少管閑事。
大姨68歲,每次見到她總覺得越來越年輕了,我問她是不是有什么保養秘訣,她說就幾句字:看開、想開、放下。過好自己的日子,少管閑事,少操閑心,少說閑話,少生閑氣!
以前看不開喜歡討論別人的家長里短,動不動被別人三言兩語影響,惹出不少閑事,糟心又遭罪。
現在早上約老姐妹去公園跳舞、練嗓子。
中午回來做點好吃的,看看電視,聽聽歌。
晚上和你姨父去消消食,一天都過得輕松自在。
人生苦短,歲月匆匆。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不值當,年輕時為爭一是之快,現在老了,一切都看淡了,樂呵著過完后半生才算真把日子過成了自己的。
02、過好自己,不插手兒女的事。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什么成家后不愿意和老人住一起?主要是兩代人之間存在很大的代溝。
小到孩子穿多少衣服,大到生不生二胎,買哪里的房子,一個處理不當,都會變成矛盾的激發點。
老年人愛節省、愛操心、不怕苦、不怕累;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在意享受和自我空間。
不同的生活習慣導致不一樣的處理方式,長此以往,磕磕絆絆,最終錢出了,事辦了,還落不到半點好處。
電視劇《小日子》里顧茉莉的婆婆打著照顧小家庭的理由,強勢介入小夫妻之間,結果鬧出了很多的矛盾。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孩子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愛人和家庭,自己的生活空間,不再是小時候只圍著父母轉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
在他們需要的我們時候量力而行,不需要的時候功成身退即可。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打擾,過好自己的日子!
03、接受自己,允許一切發生。
有句話說:良好的心態就是允許一切發生。
兒時,我最喜歡村里的許奶奶,她愛干凈,為人和善,特別熱心腸。
許奶奶夫妻倆是村里的五保老人,一直沒有孩子,領養了不會說話的啞叔叔,一家人住著泥土夯實的土房子,沒有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村里救濟。
她家雖然簡陋,但是收拾得很干凈整潔,墻上的連環畫過了幾年依然完好無損。
遇到農忙,許奶奶會把我接去她家,給我做飯還給我糖吃。
高一那年,許爺爺因病離世,我很擔心許奶奶,奶奶給我說她是有福之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啞叔叔對她很孝順,爺爺在世前對她也體貼,現在的她很知足。
心寬了,世界就大了。人之一生不過短短三萬天,該吃吃,該喝喝,放過自己,順其自然,踏踏實實把眼前的日子過出甜味兒來。
04、護好自己,留好養老錢。
任何年齡段,一筆存款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進入60歲以后,身體慢慢退化,免疫力下降,小病吃藥,大病住院都需要用錢。
印象里,爸媽生病了都是去鎮上的小診所簡單看一下,吃吃藥,打打針,從來不敢去大醫院,在他們的觀念里,醫院越大費用越高。
除了這些,晚年想要好的生活質量,比如想吃的食物,想買的衣服,想去的地方,哪一樣不需要金錢來支撐?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便做推磨鬼。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
存錢養老,是個長期規劃的過程,越早越好。
不要等到吃不了、走不動,只能靜靜躺在病床上,等著兒女來盡孝。
人老了,重要的人和物會慢慢遠離,能留下的東西越來越少,除了健康和回憶,什么都不是自己的,還有什么想不開放不下呢。我相信,只要眼里有光,心里有愛,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