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危機還在升級。
22號特朗普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外國學生必須轉學,否則會失去合法身份一事,引起了哈佛一方的強烈反抗。
幾天過去,事情嚴重程度再上一層。周末他又在自己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 上發帖陰陽,說哈佛大學里的一部分國際學生,他們的祖國對美國“一點也不友好”。
特朗普補充說,自己想知道這些“不友好”的外國學生都是誰,但哈佛大學太壞了,根本沒有明確給他透露這部分信息。
到了25號,特朗普繼續發出威脅,稱如果哈佛再不好好聽話,聯邦政府以后可能就不給經費了,從根源上切斷哈佛的活路。
同時,他繼續要求哈佛提供所有國際學生的姓名及國籍信息,方便去做進一步審查。哈佛現在已經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簡單回顧一下前情,幾天前特朗普政府突然要禁止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入學,同時威脅要驅逐在校留學生。
決定做出后,哈佛大學稱,這是在公然違反法律和言論自由權:
“政府僅僅通過大筆一揮就想抹去哈佛大學四分之一的學生,絲毫不管這些國際學生為哈佛大學及其使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雖然在外界看來這是破天荒的突發事件,但其實事情的發生早有預兆。
哈佛大學是自由主義的大本營,倡導多元包容等理念,也是民主黨的學術陣地,和特朗普的理念完全相背。
拿哈佛開刀顯得順理成章:討好保守派支持者、轉移國內矛盾的同時,還能把 “不聽話” 的群體都排除掉。
再加上,因為立場不合,哈佛大學長期對支持相反立場的學生活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也剛好給了特朗普動手的理由。
早在上個月16號,哈佛大學領導層就收到了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的通知,要求交出所有國際學生的信息,否則就會“失去他們”。
隨后雙方展開了一場拉鋸戰。哈佛大學最終同意在截止日期4月30日之前,向聯邦政府提交“部分”國際學生信息。
但顯然,這不是特朗普想要的效果。想要所有信息結果只拿到一部分,哈佛這根刺還是得繼續拔。
5月7日特朗普繼續發信,說哈佛沒有完全遵守自己的要求,他需要看到國際學生的合法活動記錄、是否進行過“危險或暴力活動”。
哈佛方回應稱,信函發出后學校已經進行了搜索,并再次提供了額外的響應信息,一周后的14號也又又又一次回應了特朗普的請求。
但這種“摸魚”的態度沒能討好到特朗普,于是14號之后的那個周,也就是幾天前的22號,禁令突然爆發,震驚全世界。
美媒已經開始討論,把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拒之門外,特朗普是不是想堅決毀掉哈佛。
得出的結論比較悲觀——不死也要扒層皮。
雖然支持者覺得哈佛在輿論上占優,但媒體稱哈佛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繼續和政府battle,聯邦政府有的是招兒來對付一所大學。
(哈佛提起訴訟后,支持者:終于有人把矛頭對準那個瘋子了!)
如果選擇投降,相當于打自己的臉,所有宣稱要堅持的理念和立場都付之一炬,名聲上也說過不去。
禁止國際學生入學還會嚴重削弱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學術資源,哈佛在和其他學校的競爭中也會落下風。
最壞的情況是,雙方長期拉扯下去,最后經費都成問題,可能都吸引不到優秀的學生和研究者了...
而從學生們的視角來看,好好上著學突然變成了“黑戶”,簡直是無妄之災。
哈佛大學有約6800名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7%以上。其中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來自中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和英國。
(哈佛國際學生的占比變化)
最近的哈佛大學正在迎接畢業季,今年的課程已經結束,畢業典禮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
這本該是值得慶祝的一周。但對希望留在美國的外國學生來說,突擊趕人的規定無疑是當頭一棒。
新的規定下需不需要立即離開美國、會不會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威脅、學業還能不能繼續、畢業后的去向又該如何...每個留學生都在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
一些比較知名的國際學生此刻變得尤其受關注。目前哈佛在讀的國際學生中,還有比利時的王儲、23歲的伊麗莎白公主。
伊麗莎白被稱作是歐洲最杰出的皇室成員之一,她在牛津大學完成了本科學位,目前正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攻讀為期兩年的公共政策碩士課程。
但和其他國際學生一樣,如今她面臨著失去學生身份、被迫在完成碩士學位之前返回祖國的窘境。
(左荷蘭王儲、右比利時王儲)
如果禁令真的生效,比利時皇室不得不面臨自家公主被美國驅逐出境的尷尬事兒...
禁令消息傳出后,皇室發言人表態稱:
“伊麗莎白公主剛剛度過她在哈佛的第一年。特朗普政府的決定造成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天、幾周內變得更加清晰。我們目前正在分析此事,會讓事情慢慢平息,未來還可能有很多事情發生。”
當然,強制驅逐計劃也留了一個“后門”。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致信哈佛大學領導,提到所有國際學生都可以留在美國,但需要轉學到另一所大學。
對學生們來說,這個規定可能是雪中送炭,保底的情況下還能有學上。
但真正實行起來怎么操作還是個問題,大規模接納校外學生程序上也是個難事,學生資料、課程、考試...各種事項的安排都很容易引發混亂。
另外,美國之外的大學也對可能失學的哈佛精英學子們“虎視眈眈”。比如有“英國常青藤”說法的“羅素大學集團”(24所研究型大學,包括牛津劍橋等知名學府),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等等。
從哈佛的角度看,這項針對學生的“慈悲”更像是敲響校運的“喪鐘”,優秀學生流落到其他學校,會加速哈佛自身的衰敗。
至于特朗普還想折騰多久、最后會不會給條活路...就目前這個說變就變的形勢,也確實很難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