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盱眙縣,藏著一處“滄海桑田”的奇跡——象山國家礦山公園。這里曾是清朝末年開采建筑石料的百年礦坑,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鑲嵌在淮河岸邊的藍寶石”,被網(wǎng)友譽為“江蘇的馬爾代夫”,見證滄海變桑田的奇跡,也成為淮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縮影。
象山國家礦山公園航拍 王昊 攝
初夏時節(jié),走進象山國家礦山公園,看湖水湛藍如鏡,周圍崖壁蒼翠、環(huán)境清幽,讓人心曠神怡。昔日的廢墟,如今的“藍寶石”,這奇幻的蛻變,得益于2002年礦坑正式關閉并啟動生態(tài)修復。通過引入淮河水,礦坑逐漸演變?yōu)榇笮商侗趟渲写筇?00畝,深達55米;小潭280畝,深32米。因富含礦物質,湖水呈現(xiàn)出通透的藍綠色,航拍視角下宛如兩顆“藍寶石”,能見度最高可達20米,水質達國家一類標準。
《象山美人魚》 張照軍 攝
因湖水清澈平靜,深度與水質條件優(yōu)越,象山國家礦山公園成為國內罕見的內陸淡水潛點。去年夏天,這里還舉辦了“中國首屆自由潛水深度公開賽”,吸引眾多專業(yè)選手與愛好者前來挑戰(zhàn)極限。
湖水湛藍如鏡 戚善功 攝
如今的象山國家礦山公園,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還是礦業(yè)文化展示地。園區(qū)內設礦山地質博物館、采礦雕塑群,通過“一心一館五區(qū)”布局,講述百年采礦史與生態(tài)修復技術。
來源:淮安市大運河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