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村宅基地新規2025年動真格,建房規矩全變了!政策明確定下硬杠杠:建房不能超面積、超層高,沒審批動工可不行。
為啥這么嚴格?保護耕地是首要,還能減少占地糾紛和資源浪費。
以前農民建房隨意慣了,想咋蓋就咋蓋,現在得按政策來。新規核心就一條:每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能超省里定的標準。舉個例子,有人家院子多出審批范圍,哪怕一點點,最后也得拆。
村里人老王就吃了虧,擴建院墻占村道,房子被強拆,鄰居關系也受影響。建房高度也設了限,一般不讓蓋三層以上,想多蓋可不行。有農戶想搞民宿多賺錢,偷偷建五層樓,工程中途就被叫停。
層高太高麻煩不少,水電等設施配套跟不上,后期問題一大堆。
最關鍵是手續必須走審批,再也不能想蓋就蓋,沒批就算建好也得拆。好多人以前覺得自家地自己造,何必走麻煩流程,現在觀念得改改。
審批流程復雜、周期長,讓不少老人直犯難:咋就不能簡單點?
政策還有兩個硬要求:建新房前老宅基地得交村集體,舊房子該拆就得拆。申請異地建房的農民,必須先把老房的地還回去,不然沒法辦手續。要是舊房不拆,國土部門會責令限期處理,可不能心存僥幸。
有些地方開始試點新技術,用衛星拍圖和APP審批,效率提高了。紹興給每塊宅基地做電子檔案,建房前系統里比對土地情況,監管更嚴了。新技術雖好,可難住了上年紀的人,擺弄手機APP實在不擅長。
現在農村宅基地越來越緊張,村集體開始回收閑置地,統一規劃用途。某鎮把12畝閑置地復墾成耕地,多出來的地用來修路和建養老院。
新規一推行,爭議跟著來了。老人覺得限制太多,建房不像以前自由。年輕人想保留老房子,又想改善居住條件,現在只能二選一,挺難抉擇。
還有村民離婚后為宅基地歸屬鬧糾紛,法院都介入明確分配規則了。
不過政策也在調整,溫州有些村用表演劇宣傳規定,比開會效果好得多。
手機App能查看建房進度,農民不用跑腿,在家就能跟蹤審批到哪步。最近浙江多地執法很嚴,突擊檢查在建房屋,發現違規立刻停工。
有農戶偷偷擴建被抓現行,錢花了房還得拆,損失只能自己承擔。
說起來新規也有好處,過去鄰居間常為占地鬧矛盾,現在按標準來,矛盾少了。
但部分村民覺得政策執行有點“一刀切”,特殊情況咋就不能通融下?從過去自由散漫到現在正規化管理,農村建房得守規矩,宅基地不能隨意處置。農民朋友動工前得先算好:審批流程怎么走,尺寸層高合不合規。
誰都不想花大錢蓋完房,最后因為違規被拆,那損失可太大了。政策目的是好的,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長遠來看對大家都有益。
但執行中也得考慮實際情況,別讓好政策給老百姓添太多麻煩。具體怎么申請、面積咋算,各地還有細則,得問問村里或鄉鎮部門。總之,新規動真格了,農民建房得把政策吃透,別等出問題才后悔。
以上內容供參考,具體政策以當地政府部門最新規定為準,建房前一定要先咨詢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