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楊朔說:
“作為一個人,要是不經歷過人世上的悲歡離合,不跟生活打過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義。”
換言之,人生就是一場經歷與體驗,當自己親身走過那些磕磕絆絆、坑坑洼洼后,對于生活的認知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尤其是那些讓自己感覺到痛苦、失敗、悲傷的經歷,最能讓人幡然醒悟,因為它們給予了自己成長的機會。
當一個人走過一程山水、閱盡世間百態,就會明白有些人不必交,有些事不必做,有些忙不必忙,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智慧。
1 人有三不交
“墻頭草”類型的人不交
南懷瑾說:
“得意時,朋友們認識了你;失意時,你重新認識了朋友。”
與人交往,最不應該與“墻頭草”類型的人交往,他們善于見風使舵,在你春光得意時守著你,在你失意的時候馬上逃離,心中只有利益,沒有真情。
不管你付出多少真心,在對方看來都是攫取利益的開始,從來不會真心相待。
用得著人的時候,百般諂媚;用不著人的時候,百般嫌棄,甚至還會落井下石。
這樣的人心中也從來沒有做人的底線,為了利益可以做出讓人大跌眼鏡的壞事,而自己沒有絲的地心理負擔。
千萬不要被對方的甜言蜜語所蒙蔽,一旦看到對方的真面目一定要快速遠離,才會讓自己少一些損失,多一些清醒與坦然。
沒有絲毫進取的人不交
《太子少傅箴》中寫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與什么樣的朋友同行,往往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現實生活中,那些沒有絲毫進取的人,從來都是得過且過、湊合將就,與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久了,注定會被他們身上的惰性傳染,讓自己失去奮斗的動力與勇氣。
正因為如此,一定要選擇那些心存致遠、志向遠大的人為伍,讓彼此能夠在前行的路上相互照亮,也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人生路上,與那些擁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讓自己每一天都能擁有進取的力量,就會通過沉淀與積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
習慣占小便宜的人不交
曾國藩說:
“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
與人交往,總習慣占別人一點小便宜,是典型心窮的表現,與這樣的人在一起,只會不斷消耗自己的心力,讓自己心神俱疲。
之前在一家公司的時候,有一位同事就是典型愛占小便宜的人。
與同事一起吃飯,買單的時候總會想出各種借口不付錢。
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他從來沒有覺得有任何不妥, 幾乎蹭遍了所有同事的飯,以為自己非常聰明,殊不知讓他失去了同事的信任與尊重。
那些習慣占小便宜的人,還擅長利用道德綁架為自己的行為開脫,當他在生活中去算計一個人時,一旦被對方拒絕,反過來就會認為對方“不夠意思”、“小氣”等等。
他們從來都不會意識到是自己沒有邊界,與功利性的思維讓人厭惡,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與這樣的人要劃清界限,才不會讓自己深受其害。
2 事有三不做
偷奸耍滑的事情不做
有句話說:
“不要總是想著走捷徑,所謂的捷徑通向的都是絕境。”
太多時候,你以為最近的路,其實往往是最遠的路。
人生路上,偷奸耍滑、投機取巧,最終只會弄巧成拙,非但不會心想事成,更多的都是欲速則不達。
這一次,看似自己不費吹灰之力謀得好處,殊不知越是僥幸擁有的一切,反而越容易失去。
這一路上,從來都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唯有讓自己腳踏實地,才能不懼風雨,真正變得越來越優秀。
輕易得罪人的事情不做
《禮記》中寫道:
“言必慮其所終,行必稽其所敝。”
人生在世,不管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其后果,也要留意別人的承受底線。
如果自己從來都不管不顧,不僅容易中傷他人,更會積攢怨恨,給自己留下太多隱患。
看過一個報道,一個人駕車到停車場,因為停車費的問題與保安爭執起來。
明明是圍繞停車費的問題,但是他卻一口一句“看門狗”、“下等人”,把對方惹急了失去自我控制,直接拿起手中的棍子砸了過去……
最后,這個人重傷昏迷,一輩子難以恢復,那名保安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要輕易去做得罪的人的事,不是讓自己處處妥協、退讓,而是說話做事的時候也要換位思考一下,凡事以和為貴,不要觸及對方的底線。
只有當自己廣結善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遠。
心里沒把握的事情不做
泰戈爾說:
“最難的是自知,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誰要是有這樣的自知之明,他就絕不會陷入困境。”
活在當下,最清醒的方式,就是面對那些心里沒有把握的事情不做,不要在明知失敗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當自己感覺到有些事不是很清楚,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時,這就說明貿然行事只會導致失敗的概率巨大。
在這個時候,越是說明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不要太好高騖遠,而應該走得踏實一些,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人要有自知之明,去做當下能做的事情,就能一步一個腳印,也會讓自己飛得更高。
3 忙有三不幫
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忙不幫
俗話說: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有人找自己幫忙,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時,不要礙于情面,或者是不好意思拒絕,在半推半就之下答應下來。
這樣的事情就會帶給自己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占用你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哪怕你付出再多,但是畢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后幫不成,別人不會體諒你的難處,只會埋怨你不靠譜。
畢竟自己沒有明確拒絕,所以才會輕易得罪人,也會給別人留下做事不靠譜的印象。
如果是自己能夠幫忙的事情,一旦答應了就要兌現,會讓自己成為一個重信譽的人;
但是如果明明幫不了,還拍著胸脯吹牛說沒問題,最后沒有辦成只會讓自己失去信用,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幫別人抉擇的忙不幫
有句話說: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沒有人可以替代。”
不管與誰相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明確自己與他人的邊界,不要什么事情都出手幫忙。
當別人遇到問題求助時,可以給予分析、提供建議,但是最后的定奪一定要交給對方。
如果你替對方做了決定,到最后事與愿違時,對方就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你的身上。
更何況,每個人所說的事情,只有自己是親身經歷者,自己不可能掌握事情的全貌,所以給出的答案也未必準確。
觸碰底線與原則的忙不幫
《教父》中寫道: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不管與誰相處,都應該有分寸、有尺度,當他人觸碰了自己的底線與原則時,不管什么樣的忙都不要幫,要明確拒絕。
只有當你能夠堅守自己的底線時,才不會被一些人拖到泥潭中不能自拔。
當你擁有自己的原則時,才不會被一些過分的要求輕易綁架、吞噬,更不會輕易迷失自己。
但凡不會顧及你的感受,隨意踐踏你的底線與原則的人,也沒有真正去在乎你、看重彼此的關系,這樣的人不需要你用真心相待。
人生路上,愿我們能夠保持清醒,與正確的人同行,永遠能夠做對事,在紛繁嘈雜的世界里,活得通透篤定,讓生命的底色始終清澈明亮!
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