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完新華社西山居30周年紀錄片后,我理解了為什么西山居能獨步潮頭。
近日,西山居舉辦了三十周年慶典活動。5月23日,從創始人求伯君,到兩任CEO鄒濤和郭煒煒,以及新老一輩“居士”們相聚,見證西山居的“三十而立”盛景。
(圖:西山居三代掌門人“會師”周年慶)
西山居三十年發展的故事,被保存在西山居士們的收藏品里——泛黃的報紙和海報、各種版式的游戲點卡、曾經的游戲光盤、入職用到現在鍵盤...... 與此同時,這些故事也被新華社用一部紀錄片,逐幀呈現。
這部聚焦企業成長史的影像作品如同一面鏡子,反映了中國游戲產業的深層變革:從遠遠落后于國際市場的零基礎起步,在砥礪前行中打磨技術品質,堅守初心、不斷進取,經過數十年的自我突破,終于以活力盎然的姿態,給游戲產業創下了輝煌篇章。
(圖:新華社報道,同時登上微博熱搜榜)
見證中國游戲產業發展三十年,西山居的成長之路
西山居算是中國最早的游戲工作室之一,就連名字都有一種隨性灑脫的氣質:據說創始人求伯君的老家叫“西山村”,為了配合文創類工作室的風格,他給這家隸屬于金山集團的游戲業務子公司取名叫“西山居”,而成員則以“居士”自稱。
在1995年公司剛剛成立的時代,中國游戲還尚未形成市場,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也都是懷著對游戲的熱愛,想要用想象力和創意,在游戲史上留下一簇光芒。求伯君在30周年慶現場帶著感慨回憶了這段西山居初創時的經歷,除了“能自己玩”之外,更是想要證明“不是只有國外能做游戲,我們也可以”。
(圖:今天的西山居,已經實現了第一代西山居士們的夢想)
當然,當時的國內游戲行業可以用“艱難”來形容,求伯君說起西山居的第一款產品《中關村啟示錄》,雖然這款在DOS系統上發行的國內首款電腦商業游戲“沒有賺到錢”,但打出了西山居的品牌,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人已經開始在做國產游戲了。這也是很多“經典懷舊國產游戲回顧”欄目中,都會把《中關村啟示錄》放在首位的原因。
(圖:DOS系統下的《中關村啟示錄》游戲畫面)
1997年,西山居又推出了國產第一部RPG單機《劍俠情緣》,憑借扎實的內容質量,以128元的售價創下了2萬多份的銷售紀錄,為國內玩家打造出了一個綿延了20多年的江湖劍俠之夢。
隨后,走“武俠暗黑like”的ARPG《劍俠情緣二》再次打破了中國游戲市場的銷售記錄,并為21世紀西山居開啟網絡游戲時代創下了內容基礎。“劍俠情緣”IP系列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陸續推出了《劍俠情緣外傳:月影傳說》《劍俠情緣網絡版》《劍俠情緣網絡版2》《劍俠世界》等產品。從真正開始盈利,再到引起轟動、走向海外,西山居用了整整十年時間,在國產游戲發展史上深深刻下了它的名字。
(圖:“劍俠情緣”IP系列正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
到了2009年,西山居迎來了又一次變遷的節點:《劍俠情緣網絡版叁》在8月正式公測,在之后的16年時間里一步一步成為國產MMORPG的頂尖產品,為武俠游戲定下了標桿。
(圖:《劍網3》開創了國產3D武俠游戲新紀元)
從《劍俠情緣》到《劍網3》,“劍俠情緣”這個IP一直都是西山居的金字招牌,在單機時代,游戲注重線性劇情和多結局設計帶給玩家的沉浸感,在畫面和操作流暢度上都力追同期國際水準;在網游時代,游戲用中國玩家熟悉的“武俠江湖”人文色彩去撬動MMORPG的社交生態和長線運營,時刻讓玩家感受自己和朋友都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員。
到了手游和多端時代,隨著技術實力的增強,《劍網3無界》開始為玩家打造“隨時可劍三,處處皆劍三”的生活氛圍,讓游戲能延伸到其他領域并融入玩家的生活,從而將以《劍網3》為代表的“劍俠情緣”IP打造成最為突出的生態網,覆蓋音樂、小說、動漫、電競、文旅和文創等多個領域。可以這么說,《劍網3》已經以不同的載體和形式,深度地嵌入玩家的日常生活中。
(圖:小紅書上,玩家分享《劍網3無界》上線后,用筆記本+手機端
成為武俠游戲宗師的西山居,并未停步于武俠賽道。西山居在TGA大會上首曝了一款機甲題材的多人競技科幻游戲《解限機》,填補了國產機甲游戲領域的空白,也展現出了中國科技與文化的創新力。在今年初的全球Demo測試中,《解限機》同時最高在線人數超31萬,并曾多次登頂國內外游戲社區熱搜,被視為國產機甲游戲邁向國際化的里程碑,為中國游戲產業提供了“破圈”的典范。
除了“劍俠情緣”IP系列和《解限機》外,西山居還曾陸續推出過《春秋Q傳》系列、《麻辣江湖》《雙生視界》《雙相》等產品。目前,西山居的產品矩陣覆蓋武俠、科幻機甲、二次元、模擬經營等多元領域。
打磨技術,研發精品,讓西山居的根基日益扎深
回溯三十年發展歷程,西山居用“匠心之魂”在堅守與開拓中持續突破邊界。
以《劍網3》為例,這款游戲在今天仍然在國產游戲市場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從內容、玩法到畫面、社交都給新老玩家帶來源源不斷的樂趣,想要在這種超長線運營中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技術硬件上的迭代和躍升是必不可少的。
(圖:《劍網3》中服裝的細節程度,和十年前相比,已是質的飛躍)
2017年,《劍網3》首先推出了“重制版”,整個生產管線從2D手繪升級到3A PPI材質的制作流程;又在2023年宣布了“旗艦版”的研發計劃,對原有的端游品質進行跨世代的畫質革新,并開啟全平臺互動。要把端游版本100多個G的內容全部在移動端上展現,還要讓適配端游玩家操作方式的游戲玩法也能在手機屏幕上自由體驗,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可想而知。
對此,對此,西山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時間,打造了自研引擎“靈境”,將優化性能大大提升,升級后的《劍網3》即使是集成顯卡的電腦也能流暢運行,從而實現了三端互通的宏偉工程。
誰沒有一個機甲夢呢?但科幻機甲賽道為什么讓多數廠商望而卻步,核心在于其技術門檻極高:子彈彈道的實時計算、物體碰撞的精準計算與檢測、多級LOD(多細節層次)模型的構建,以及海量的美術制作需求,每一項都需要突破行業常規的技術儲備與研發投入。但西山居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 為《解限機》定制開發的VG(虛擬幾何體),讓研發只需要制作高精度模型,美術不需要再為制作LOD模型浪費工作量;
- 開發了一套GPU的渲染管線,把原本由CPU負責的裁剪、LOD計算和排序等操作交給GPU負責,減少互相等待造成的算力浪費。
(圖:測試版本中的《解限機》實戰畫面)
從企業內部到社會,西山居用“情感銜接”織就30年羈絆
西山居的歷代領導者們,面臨著不同的階段的行業發展和市場環境,但他們都把“突破”和“創新”作為重要的產品理念:以滿腔熱情擁抱時代變革,懷誠摯尊重回應行業挑戰,讓“俠氣”在創新與堅守中持續傳承。
這種“俠氣”,已經從面向產品,逐漸升華為面向人群的情感銜接,無論是玩家還是西山居士,都能為其觸達。
西山居的CEO和游戲制作人郭煒煒在微博上擁有近400萬粉絲,他與玩家面對面溝通模式備受玩家喜愛,這種打破傳統行業壁壘的互動方式,讓“以玩家為中心”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沉淀為可復制、可傳承的行業服務標準。比如說,“CEO在游戲里閑逛被路過的玩家狂虐”這種像段子一樣的典故,會被郭煒煒親自做成名梗;而“玩家打榜送郭煒煒當偶像出道”“漫展上玩家舉著郭煒煒的立牌打call”等名場面,也都被玩家們津津樂道。
制作人、CEO和玩家“打成一片”的日常背后,是西山居帶給玩家們特有的松弛感,讓玩家們相信,這樣的西山居一定會做出玩家喜歡的游戲。郭煒煒也在周年慶現場向關注和支持西山居的玩家們“隔空喊話”,為他們陪伴西山居成長、為游戲帶來最珍貴的記憶而致以感謝,并承諾未來“會繼續向全球玩家傳遞西山居對游戲的熱愛,把游戲的樂趣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把西山居打造成為游戲玩家的圣地”。
而在西山居內部,有一項獨特的企業文化:“西山居士”們不只是幕后默默耕耘的“員工”,他們生活與工作的點滴,都會成為西山居歷史上被銘刻的印記。在慶典上展示出的“西山居士記憶博物館”,就是由員工們多年積累沉淀下來的舊物所搭建而成的。
(圖:記憶博物館存放著三十段人生與西山居同頻共振的軌跡)
(圖:游戲光盤、點卡不止是居士也是玩家的青春記憶)
(圖:有人在西山居找到了一生摯愛)
(圖:這里也留下了玩家給西山居的寄語)
不止于此,從為卓越員工和周年員工頒獎的活動,我們也能看到西山居對“家人”的重視與鼓勵,號召新一代加入這里的游戲追夢者們繼續接過使命的傳遞,完成它“成為游戲玩家的圣地”這一終極夢想。
西山居曾經的“掌門人”鄒濤在周年慶現場看到播放的西山居發展回顧時間軸時一度幾乎落淚,用他的話來說,“往事歷歷在目,沒日沒夜拼搏和奮斗的場景涌上心頭”,這種感觸,也是每一個“西山居士”都能體會到的,對游戲的熱愛,對追求的奮斗,和與西山居情感羈絆的傳承,正是西山居得以持續前行的動力。
其實,西山居還將“情感銜接”延伸到了更廣闊的外界,以社會責任感擔負起公益活動。2022年,西山居推出了首款聚焦雙向情感障礙的免費公益游戲《雙相》,以隱喻手法展示了雙向情感障礙I型患者的經歷與感受。讓玩家通過操控角色去了解患者的內心,體會他們的痛苦與堅持,從而喚起大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理解和包容。
《劍網3》也同樣曾作為公益活動的載體,在游戲中加入古文物、古建筑,通過游戲載體向玩家傳遞文化知識,助力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的宣傳推廣。
(圖:在2024年的資料片中,《劍網3》就把游戲與保護敦煌石窟的文
西山居創建的“XI基金”,更是在11年的時間里為無數公益事業獻上了力量,包括海洋保護、助農活動、關懷孤寡老人、環保、荒漠生態修復、無償獻血公益宣傳、“XI望之星”助學計劃等。
可以說,西山居給玩家的情感是朋友間的共鳴,給員工的情感就是家人間的關心,而給整個社會帶去的,則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俠氣”。這樣的情感羈絆,讓西山居始終懷著熱情和夢想不斷前行。
結語:
西山居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既是國產游戲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的縮影,也是技術與情懷交織的典范。站在三十年的節點,西山居將繼續書寫著屬于中國游戲的傳奇篇章——既有破浪前行的銳氣,亦存守護初心的溫度。未來,這份“俠氣”終將跨越虛擬與現實,讓世界聽見中國游戲的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