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特別的游戲記憶博物展在珠海“快閃”呈現。最早的國產游戲光碟、不同年份的游戲儲值點卡、陪伴程序員敲下千萬行代碼的鍵盤、各地玩家們的三行情書......各式“老物件”整齊排列,吸引了眾多產、學、研等領域的游戲愛好者們前來,向他們呈現中國游戲從業者、中國玩家以及中國游戲產業的故事。
展覽現場
據介紹,本次博物展由西山居游戲打造,是西山居三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該博物展的物件除了來自西山居以外,還有全國各地的游戲從業者及玩家的個人收藏。此外,“中國第一代程序員”求伯君到場,結合自身經歷,向到場嘉賓講述西山居及中國游戲產業不斷發展的故事。
游戲是新興產業,無論是在內容創意還是技術研發方面,均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潛力,是當下數字經濟的強力引擎之一。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之一,同時也是世界游戲產品研發中心,據《2024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國內游戲市場銷售收入超3200億元,游戲用戶已達6.74億人。然而,這些亮眼數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數十年中國游戲人的耕耘而得。
展覽現場
在本次西山居慶典活動中,中國第一代程序員、金山及西山居創始人求伯君分享道,“能活下來真的不容易,在90年代,游戲基本是不賺錢的,非常迷茫。”西山居等國內第一批游戲工作室開始打造國產游戲的原因,也非常簡單。“一是能自己玩,因為我們都是游戲愛好者;二是我們也證明一下,并不是只有國外的人才能做游戲,我們也可以。”于是,西山居推出了首款國產商業游戲《中關村啟示錄》,中國國產游戲的火種也在此時產生。
早期,游戲產業的發展困難不僅在于資金、技術、專業人才的短缺,還在于大眾的認知誤解,導致游戲沒人做、沒人玩、沒人買。因此,這就需要有長遠的眼光,才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求伯君回憶道,“游戲作為文化產業,在未來必定能夠得到大家正確的認知,能夠在版權保護得到改善的情況下,獲得時機。唯有堅持下去,才能等到那個時機。”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游戲行業早已獲得許多時機,并不斷釋放新的生命力和創新力,在“游戲+”模式下,跨界融合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玩法、新模式、新動能。據西山居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西山居已圍繞《劍網3》等原創IP打造生態,覆蓋音樂、文旅、電競、小說、漫畫等眾多領域,為大眾帶來了豐富的文化消費內容和體驗。其中音樂領域,《劍網3》的原創曲目已超500首,累計播放量20億以上。
西山居與廣東粵劇院推出新編粵劇《決戰天策府》
當前,全球游戲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廠商采取積極出海的策略,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運營推廣等方面發力,推出《黑神話悟空》在內的精品原創IP。西山居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海外的游戲公司之一,在2004年即已將中國武俠游戲推向了東南亞在內的海外市場。據悉,西山居即將推出的首款國產科幻機甲IP游戲《解限機》將全球發行,繼續用游戲向海外用戶傳遞國產科幻的魅力,在新時代講述“上天入海”的中國新故事。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