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5月27日電 (記者朱虹)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試點建設了彭州、龍泉驛、崇州、新津、雙流5個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的電網側儲能電站。
國網成都市新津供電公司員工驗收成都新津鄧雙儲能電站。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5月26日19時40分,投資2.25億元、裝機規模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的新津鄧雙儲能電站正式投運。該電站是成都電網首個電網側儲能電站,能夠在負荷高峰時段提供10萬千瓦保供頂峰能力,預計每年可向電網提供約6000萬千瓦時調峰電量,單次充電可供約10萬臺1.5P空調使用2小時。該電站的建成投運,是成都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在儲能方面的標志性事件。
據了解,儲能電站具有響應速度快、能量密度大、控制精度高等優勢,可以平衡電能生產和用電供需,還可以在電網發生故障時迅速響應提供支撐,是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保供頂峰和應急支撐資源,發揮電網“充電寶”作用。為加快儲能電站并網,國網成都供電公司組建專家團隊,針對電網側儲能電站提供立項、建設、驗收、投運全流程服務;同時,針對用戶側儲能電站推出上門測算、方案優化的“電力精算師”服務,全方位助力儲能電站落地。
成都新津鄧雙儲能電站完成驗收,做好投運準備。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政策支持 利好新型儲能發展
新型儲能是我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支撐技術,也是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各方陸續發力,共同推動新型儲能落地。
市場層面,新型儲能成本大幅下降。近年來,受上游原材料成本下跌及產業規模擴大等因素影響,鋰電池價格不斷下行,綜合考慮系統效率和運維成本等因素,鋰電池儲能的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已進入規模化推廣應用區間。
政策層面,2024年3月,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能源局將19個項目列為首批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其中,成都有彭州、龍泉驛、崇州、新津、雙流5個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的電化學儲能電站納入試點示范,正按計劃推進,將陸續建成投運。
建設中的成都彭州永定橋儲能電站。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2025年1月,成都市舉辦新型電力系統現場推進活動,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簽署《政企合力打造超大城市現代一流電網推動成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化合作協議》;4月,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增強成都市電力保障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保障新型儲能項目用地需求,鼓勵用戶側儲能發展。
成都市還支持用戶側、電網側、電源側等配套建設儲能設施,對2023年以來新建投運的儲能項目(抽水蓄能項目除外),實際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的,按照儲能設施每年實際放電量,給予0.3元/千瓦時運營補貼,裝機規模5萬千瓦以下的、5萬千瓦(含)至10萬千瓦以下的、10萬千瓦(含)以上的項目年度最高補貼分別為500萬元、800萬元、1000萬元,連續補貼3年。
規劃層面,新型儲能在成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到2027年,成都市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突破200萬千瓦;到2030年,成都將建成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形態,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型儲能,一方面有助于緩解成都電網負荷“尖峰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形成完整產業生態,推動成都地區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例如,新津儲能項目總投資2.25億元,其中0.8億元核心設備儲能電芯就是“成都造”,由新津寧德時代供應,預計項目可拉動地區產值1.2億元。
當前,成都市正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技術、市場、政策”全要素形成合力,增強電力保障能力,助力成都構建綠色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
市場驅動 儲能項目“全面開花”
利好政策疊加成本下降,加上市場需求驅動,新型儲能在成都“全面開花”。
位于成都市新津經開區的四川能投集團鄧雙儲能電站建設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接入220千伏鄧雙變電站,預計每年可向電網提供約6000萬千瓦時調峰電量。為保障項目提前投運,國網成都市新津供電公司在項目啟動初期就主動服務,協助四川能投加速完成用電手續、線路紅線辦理,為項目接入間隔、電纜走向、設備選型等提供技術支撐。
成都彭州永定橋儲能電站接入工程,工作人員正在架設輸電線路。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彭州永定橋儲能電站位于彭州市濛陽鎮,四川蜀道集團針對近兩年220千伏永定橋變電站全年最大負荷差較大的可開發空間,投資新建該儲能項目,以實現平滑負荷曲線的目標。該工程規模為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共建設39個儲能單元,通過1回110千伏線路接入220千伏永定橋變電站實現并網。國網彭州市供電公司組建項目投運服務團隊,保障項目按時投運。
與電網側儲能相似,用戶側儲能由電力用戶建設,依據分時電價峰谷、峰平價差制定充放電策略,獲得收益的同時可在負荷高峰放電“頂峰出力”,助力電網運行平穩。
位于成都高新區的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10月投運容量2200千瓦的用戶側儲能,在新能源發電充足時儲存多余電能,在新能源發電不足或需求高峰期釋放電能,通過“兩充兩放”及相關運營補貼政策,預計3年左右就能收回建設成本。該項目在迎峰度夏負荷高峰期間還可以頂峰出力約2000千瓦,支撐電網供需平穩。
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成都福斯汽車電線有限公司,保障儲能設備運行。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成都福斯汽車電線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制造線纜企業,年產值10億元以上,年用電量約2300萬度。2024年初,該企業實施降本增效,決定建設裝機規模2000千瓦的儲能項目。國網成都市新都供電公司服務團隊根據用戶負荷曲線測算儲能削峰填谷、不同時段電價差以及儲能系統參與市場化交易帶來的經濟效益,量身定制建設方案。2024年8月,該儲能項目投運,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21萬元。
截至目前,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已服務95座電網側、用戶側儲能電站并網,有70個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