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樟樹一所中學在網上“火”了起來,不過,引發大家關注的不是他們的教學成績,而是因為有家長曝光學校老師消極怠工,“上課僅講3分鐘就放電影”。而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老師如此消極上課的背后竟然是因為工資被拖欠長達8個月之久。
學校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怎么會拖欠工資呢?根據老師的描述,拖欠的是“加班費”,是早讀,晚讀,晚自習,查寢的加班工資,這部分工資一般是不由財政撥款,一般由學校自籌(比如向學生收取看護費),根據老師加班工作量酌情發放。有老師在發帖中表示,事實上,學校也收取了學生的費用,但是老師的加班費卻遲遲沒能發放,老師們懷疑這些錢已經被挪作他用,這才導致拖欠老師加班費8個月之久。
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回應頗為耐人尋味,“拖欠的是福利,20天內發到位”。“福利”和“加班工資”顯然不是一個概念,“福利”是工資之外的“錦上添花”,老師因為“福利”沒發就消極怠工,所以被扣上了“斤斤計較”,缺乏“奉獻精神”的帽子。但加班工資可不是福利,那是老師用勞動換來的應得報酬,這一手“偷梁換柱”并不高。
教育部門回應中,好消息是“20天發到位”。8個月都不發,網上輿論一發酵,20天就解決了,這說明其實也不是拿不出錢,而是老師工資的優先級沒有那么高,錢被用在其他地方了。
只是老師們等不起呀,巴巴等著工資養家糊口還房貸呢,無奈之下,只能用這樣消極的方法引發網絡關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這所中學的老師們在超負荷工作之后,卻被要求“用愛發電,其中的無奈和心酸可想而知。奉獻精神不能成為道德綁架,如果生活都無法保障,那何談體面負責地工作呢?
在這次事件中,老師們的維權還是比較克制的,他們沒有罷課,只是縮短授課、拒絕早晚自習。用這種“消極教學”的行為表達自己的不滿。當然,正如評論區有家長表示的那樣,這樣豈不是“耽誤孩子”?但為何會這樣呢?在批判老師師德的同時,是不是要細究一下背后的原因呢?
教師是職業,不是圣人。長期加班、薪資被拖欠8個月之久,仍堅守崗位的教師已足夠“奉獻”,但合法權益必須保障。脫離正當報酬,只談奉獻,這不就是在耍流氓?教師要求公開學校賬目合情合理。教育經費不是“黑箱”,資金流向必須透明。唯有讓教師看到“錢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才能終結“填窟窿”的猜疑。
教育是國之大計,而教師是立教之本。當教師群體自身的權益都無法得到保障時,又該如何向學生傳遞公平正義的價值觀?當老師們都在隱忍,都在選擇沉默時,學生們又該如何學習到什么是真正的堅持與抗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