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作為烏克蘭襲擊莫斯科的報復,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及等輪番上陣,就在所有人以為烏克蘭只能被動挨打時,局勢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5月26日,德國突然宣布,美、英、法、德將解除對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的禁令,此舉無疑傳遞了一個危險信號:烏克蘭將可以使用西方的遠程導彈直接打擊俄羅斯腹地。
圖為巡航導彈 網絡圖
美國的海馬斯、英法的“風暴陰影”、最矚目的則是德國的“金牛座”重型巡航導彈,射程超500公里,對此,普京明確指出,此類危險行為將“意味著西方與俄羅斯處于戰爭狀態”。
那么,西方在此時突然解鎖烏克蘭的遠程武器限制將會對戰局產生何種影響?俄羅斯方面對此又會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呢?
西方松綁,火線升溫
近期,俄羅斯連續兩天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空襲,據多地傳出的顯示,夜空中閃爍的不再是節日的焰火,而是飛行中的導彈和爆炸的火光。
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再次遭到重創,部分城市陷入斷電、斷水的困境,城市交通混亂、避難所人滿為患,普通民眾生活幾乎停擺。
烏克蘭遭到重創
澤連斯基顯然對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感到憤怒,他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示,對美國等盟友的“沉默”感到失望,連續不斷的轟炸不僅打擊了烏克蘭的士氣,更打擊了對西方支持的信心。
但也許是烏克蘭的施壓起了作用,亦或是西方陣營認為必須重新掌控局面,于是,德國政府率先對外宣布——美、英、法、德四國已聯合決定解除對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的限制。
解除限制的決定,使烏克蘭的武器庫一下子得到了質的提升,從傳統戰術支援武器,到可以深入打擊敵方縱深的遠程導彈,西方此次“松綁”,堪稱一場武裝升級。
圖為“金牛座”重型巡航導彈
首先就是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這是配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的戰術導彈,射程可達300公里以上,具備遠程打擊固定設施、后勤節點和機場跑道的能力,是一種典型的“深打”武器。
其次是英法聯合提供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這種導彈經過戰場實戰驗證,射程在250公里左右,飛行高度低,穿透力強,適合用來精確摧毀橋梁、地堡、指揮中心等重要目標。
更具象征意義的則是德國可能提供的“金牛座”重型巡航導彈,這是一款射程可達500公里的遠程導彈,飛行隱蔽性高,打擊精度強,威力堪比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M”。
它具備迅速集成至西方戰斗機上的能力,與即將抵達烏克蘭的另一重型裝備——F-16戰斗機,構成一對極具威脅的“空地組合”。
這些F-16戰機來自多個北約國家,將成為烏克蘭空軍的新主力,它們不僅可以攜帶“金牛座”導彈,還可整合其他北約制式武器系統,實現更為靈活的遠程打擊能力。
這意味著,烏克蘭不僅具備了還擊俄羅斯前線部隊的能力,也獲得了對俄羅斯本土戰略設施“夠得著”的打擊可能。
這是一種明顯的能力躍遷,此前烏克蘭戰力主要集中在戰術層面,而現在,借助西方武器,它正在向戰略層面的作戰模式過渡。
換句話說,烏克蘭擁有的不再是“阻擋前進”的防御型裝備,而是“深入腹地”的進攻型武器。
西方這一系列動作,顯然不是“中立”行為。在烏克蘭方面頻頻攻擊莫斯科之后,俄羅斯強烈反擊,而西方卻選擇在這一節骨眼上解禁遠程武器供應。
戰斗機掛彈起飛
從時間節點看,幾乎可以說是對烏克蘭空襲俄羅斯后的“鼓勵”,這也讓俄羅斯方面怒不可遏。
俄羅斯反應強烈,戰爭或將更加激烈
在俄羅斯眼中,西方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實質上的“幕后支持者”,不僅如此,這種單方面支持正在不斷削弱和談的空間。
尤其是在多國聯手為烏克蘭提供遠程打擊能力后,俄羅斯的底線壓力驟然上升,這很可能導致其采取更加極端的軍事應對。
正在制造中的戰斗機
例如,普京對此更是罕見地發表了強硬表態,在克里姆林宮的一次高層安全會議上,他直言:“這是危險的升級。”
他指責西方正在“玩火”,稱西方國家“正越過紅線”,“親手將歐洲推入一場無法控制的沖突”。
他還警告稱,任何國家如果允許其提供的遠程導彈被用來襲擊俄本土,將被視為“共同發動攻擊的一方”,俄羅斯將“采取對等甚至超出預期的回應”。
一旦戰爭外溢,不僅烏克蘭將面臨更慘烈的局面,整個東歐乃至歐洲中部都將被裹挾進這場火力博弈之中,西方盟國本身也面臨更高的政治和安全風險。
比如,俄羅斯是否會對提供F-16的國家進行網絡攻擊?是否會在黑?;虿_的海制造軍事摩擦?這些都不再是遙遠的猜測,而是現實風險。
從國際政治角度看,西方的“拉偏架”可能帶來三大嚴重后果,其一,使戰爭全面升級:遠程武器一旦使用,將打破現有前線“限制性沖突”的格局,沖突從烏東地區擴展至更廣闊區域。
其二,阻礙和平談判:俄羅斯已明確表示,解除禁令等同于對談判努力的打擊,西方此舉將導致彼此間的信任基礎進一步瓦解。
其三,可能引發代理人沖突演變為直接對抗:當前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沖突,但隨著西方武器深度介入,戰斗雙方的性質將發生轉變,擦槍走火的概率直線上升。
西方也許認為,通過增強烏克蘭遠程打擊能力可以實現“以戰逼和”,但這種策略的前提是沖突仍在可控范圍內。
圖為俄烏戰場 資料圖
而現實是,一旦進入“互相打擊后方”的階段,戰爭的烈度往往將遠遠超出預期,和平窗口將迅速關閉。
烏克蘭的戰斗力提升,也是一把雙刃劍
西方武器的集中涌入,的確提升了烏克蘭的反擊能力,但同樣帶來更多不可控的后果。烏克蘭獲得了更多“反擊的底氣”,但也可能因此失去“被動防御”的道義支持。
從國際輿論場來看,一旦烏克蘭開始頻繁攻擊俄境深處,西方內部對支持立場的分歧也可能激化。
此外,高精尖遠程武器的使用門檻也極高,一旦操作失誤或情報失準,造成重大誤傷或平民傷亡,將對烏克蘭聲譽造成打擊,并可能反向削弱其在國際社會中的正當性。
戰爭的技術層面在提升,但代價也在增加,如今的烏克蘭,既擁有了更多戰術選擇,也正走在一條更加艱難和危險的道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