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最近這波備戰世聯賽的陣容,乍一看依然是“高個天團,但細摳主攻線,很多老球迷都要皺眉了,主攻身高這幾年是真的肉眼可見地縮水,曾經朱婷、張常寧動輒一米九六、一米九三,哪怕是后備梯隊李盈盈也有一米九二的高度,現在看看,吳夢潔一米八九,唐欣一米八四,莊宇珊甚至直接掉到了一米八二,和幾年前簡直不是一個量級,這波下滑,放到國際舞臺上,跟歐美主攻、接應那幫“高炮臺一比,真的是沒啥優勢可說
身高問題不是杞人憂天,往前數數,倫敦周期中國女排的主攻線都能排出惠若琪一米九二、王一梅一米九零、楚金玲一米九零這樣的大高個,哪怕是“后備軍曾春蕾也有一米八九,那時候場上擺出來,網口高度直接壓一頭,現在對比歐美,尤其是美國、巴西這種同樣身高不差、進攻火力又猛的隊伍,咱們的主攻不僅高度落下風,技術水準也沒見得有質的提升,攻防兩端都顯得被動,尤其是面對歐美那幫“暴力接應,咱們主攻這一環卡得不死,基本就等著被對面錘了
再說副攻線,雖然袁心玥、王媛媛那波最高有二米零一、接近二米的身高,現在梯隊最高的王奧芊也就一米九六,副攻線身高優勢還算能撐撐場面,但主攻線拉胯就直接影響到整體高度和攔網覆蓋,反倒是接應位置這幾年有點逆勢增長,范泊寧、楊舒茗都是一米九二,直接比當年龔翔宇一米八六高出一截,問題是,中國女排歷史上一直是主攻主打,接應更多是保障一傳,現在主攻身高沒了,進攻點被“對噴,一傳又沒穩到哪去,場面就有點難看了
主攻身高下滑不是單一問題,配套的技術也沒見跟上,場上一傳、防守都比巔峰時期的朱婷、李盈盈差了一截,甚至有球迷直言,這幾個新主攻的防守還不如前輩,技術粗糙感明顯,董銘霄雖說身高有,但技術“糙字當頭,真到大賽能不能頂住高壓還是未知數,主攻對歐美接應,成了最薄弱的環節,主攻線沒人能頂住,歐美接應直接兩點突破,比賽節奏就全被對方帶走
再說點“擺爛式建議,既然現在接應線上有高個新星,范泊寧、楊舒茗都能接一傳,不如直接讓她們轉型主攻,反正身高、臂展在線,一傳也不是太拉閘,真要對歐美,必須上1米9以上的大高個,董禹含、楊舒茗、范泊寧、黃悅鑫四個都能過1米9,陣容一換,網口高度能拉回來一些,至少不會被歐美隊員隨便“對噴,場面上氣勢就回來了
不過主攻里莊宇珊還是得留下,畢竟她一傳是目前最穩的,雖然身高吃虧,但技術補一下短板,至少不會開局就被沖垮,吳夢潔、唐欣這波原主攻,要不干脆轉到接應位,臂展和摸高都在線,尤其吳夢潔臂展長,摸高也不輸李盈盈、張常寧,唐欣力量大,二號位進攻有看頭,甚至比四號位進攻還順手,這種變陣思路,雖然有點像“擺爛求變,但總比現在主攻線被按著打強
問題來了,女排主攻身高下滑的鍋到底該誰背,是青訓選材問題,還是聯賽給的機會有限,還是說現在技戰術發展方向出現偏差,歐美強隊現在主攻、接應都是大高個,進攻、攔網一體化,咱們總不能靠一傳和防守死撐,進攻端一旦打不開,對方不用壓迫,光靠常規發揮就能拿分,場面被動,士氣跟著掉線,比賽看點和觀賞性也會大打折扣
其實球迷也不是非要一味追求身高,但主攻線沒了身高,技術還沒補上,場上對抗力直接掉一截,這種趨勢再不調整,世聯賽一開打就被歐美隊“點贊回懟,甚至可能連亞洲對手都要對咱們“對噴幾句,場面尷尬可想而知,聯賽里咱們還能靠體系拖一拖,國際大賽真拼身體、拼爆發,主攻線掉鏈子就是致命傷
說到底,中國女排想要重新找回巔峰的主攻優勢,擺爛不可取,保守更要不得,應該大膽試陣,敢用新人高個,不怕出錯就怕沒突破,主攻線只有保持高度和技術雙線進化,才有底氣和歐美強隊掰手腕,否則每年都是同樣的問題反復上演,觀眾看著也累,隊員打著也難受
未來中國女排能不能在主攻線上補強,能不能把接應資源盤活,敢不敢用新人變陣,才是真正的看點,畢竟球迷們都不是糊涂人,數據一對比,場上一站就明白誰有優勢,誰只能被動挨打,主攻線高度下滑的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但如果連嘗試都不敢,世界排壇的話語權遲早要被歐美徹底“點贊回懟,這種結局,估計沒人愿意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