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字節跳動2025獎學金計劃正式啟動報名,計劃在中國、新加坡地區評選出20位優秀學生,助力他們用技術回饋社會、引領未來。
字節跳動 2025 獎學金面向 2026 年 6 月及以后畢業的在校生開放,覆蓋計算科學、基礎科學、人工智能等學科領域。申請者需滿足以下條件:具備突出的科研能力與豐碩的實踐成果,且在前沿科技領域展現出創新性研究思路,如發表過頂會、頂刊論文或持有核心專利成果等。
據了解,字節跳動獎學金計劃是字節跳動2021年發起的一年一期的人才培養項目,每位獲獎學生可獲得10萬元人民幣(非大陸地區等值貨幣)科研資助基金、內部研學計劃特邀通道、頭部人才計劃“綠色通道”等科研和職業發展支持。同時,獲獎學生還將獲得字節跳動資深導師1V1帶教,并受邀深度參與字節跳動研發團隊內部研討,與資深技術專家共創國際高水平論文或專利研發計劃。
梳理歷史信息,會發現字節跳動獎學金的獲獎名額一直在增加,覆蓋的地域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從2021年到2022年,前兩屆字節跳動獎學金基本只面向中國大陸地區,分別有9名和10名學生獲獎。從 2023 年起,獲獎者所屬高校從大陸拓展到香港地區,當年度有13位學生獲獎。2024 年進一步延伸至新加坡高校,獲獎人數也提升至15位。2025年依舊面向中國和新加坡地區,計劃獲獎名額則來到了20位,總獎金池也來到了200萬元,同比增長30%。
過去四年中,共有16 所知名高校的47名學生獲得了字節跳動獎學金的支持。獲獎學生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在學歷分布上以博士為主,不過也有部分優秀碩士生入圍獲獎名單。
例如2021年首屆字節跳動獎學金獲得者倪星宇,獲獎時他剛剛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直博),不過他在大四時就已經在計算機圖形學頂級會議 SIGGRAPH 上以五位審稿人一致高分的成績發表了一篇一作論文。同為首屆獎學金獲得者的浙江大學碩士生任意是 FastSpeech 系列語音合成模型的提出者,在碩士期間便已發表30余篇頂會論文 。
從研究領域來看,過往四屆獲獎學生的研究方向豐富多樣,且大多與人工智能領域相關,這也契合了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呈現出爆發式發展的行業趨勢。雖然具體的細分領域不同,但這些學生都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矚目成就。例如第三屆字節跳動獎學金得主李云飛,她提出的主動簡化任務再復用自我策略的強化學習框架,第一次實現了僅依賴二值化獎勵信號就能控制機械臂完成 6 層積木塔的搭建工作。
字節跳動獎學金迄今已連續舉辦四屆,在獲獎者中除了部分依舊在海內外進行博士、博士后深造之外,已經畢業的獲獎者們均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領軍人物:有的入職了字節跳動、Open AI等海內外頭部科技企業從事大模型、機器人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有的則在著名高校任教職,帶領學生團隊繼續在此前關注的領域深耕。
例如首屆獎學金得主任意畢業后即入職字節跳動擔任語音研究科學家。第二屆字節跳動獎學金得主周煊赫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入職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他和團隊的成果多次入選數據管理和人工智能領域頂刊和頂會,谷歌學術引用量超2000次。第三屆字節跳動獎學金得主路橙目前是Open AI的研究科學家,他曾作為第一作者提出了無需額外訓練的擴散模型加速采樣算法 DPM-Solver 和 DPM-Solver++ ,是目前擴散模型最主流的采樣算法之一。
隨著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頂尖技術人才的渴求也越發強烈。字節跳動技術副總裁洪定坤曾表示,"字節跳動獎學金的設立,是希望識別更多優秀的青年才俊,為大家完成學業提供助力,也提供包括物質、培訓交流、實踐成長、視野拓展在內的更多的支持。”
近年來,字節跳動持續在加大對優秀技術人才吸引和投入。公開信息顯示,當前字節跳動已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高校共建了技術研究中心,字節跳動也已與多所高校推出了校企聯合培養項目。在字節跳動 2025 年的校園招聘中,技術研發類人才需求較去年增長了 60% 。與此同時,字節跳動也陸續面向優秀校園技術人才推出了“Top Seed 人才計劃”和“筋斗云人才計劃”,希望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和招募一批有志于用技術創造突破性價值的頂尖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