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得州又出新招,SB17法案一錘定音——86票贊成,59票反對,眾議院通過,州長阿博特拍板生效,9月1日起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公民和企業,統統被擋在得州房地產門外,這到底是安全防線,還是徹頭徹尾的“圈地運動”?
美國一直號稱規則至上,可規則到底為誰而立,為誰而破,這道題其實并不難做,只不過這次,他們連遮羞布都懶得披了,明擺著“圈人”,更明擺著“圈地”,你說是為了國家安全?可一紙法案,幾十年在得州安家置業的合法華人,房產一夜之間變“動態合法”,簽證變動就得被追溯,誰還敢再信這地方的安全感?
更離譜的是,這法案還精心設計了“豁免條款”,乍一看給綠卡、工簽、學生簽證留了活口,但別高興太早,只要身份一有閃失,之前辛苦買下的房子立馬面臨“強制拍賣”,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是明晃晃的“合法歧視”,說白了,什么叫美國夢?在得州,這叫美國夢的期限只剩簽證有效期。
你以為這只是政治表態?錯,這背后是徹底的資本重塑,商業地產租期一刀砍到一年,超市、工廠、連鎖餐廳——你試試在一年里回本,銀行一看租期不過三年,貸款直接斷供,融資渠道被掐死,得州的“排華精度”可以說是歷史罕見,一邊喊著市場自由,一邊把市場關得比鐵桶還死。
特朗普的身影當然不會缺席,雖然嘴上沒說什么,心里樂開了花,這種地方立法,正合他“對華強硬”的政治胃口,貿易戰、科技戰、教育戰打到現在,房地產成了新戰場,阿博特這波操作,甩出去的可不僅是法案,更是給特朗普送的“競選大禮包”。
可問題來了,本地人真能從中撈到多少好處?得州的算盤打得響,可信用的賬本總得有人記,穆迪剛剛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最后一塊“3A牌”作古,市場立馬給出反饋,道指、納指齊跌,美債收益率飆升,政府融資成本水漲船高,債務危機成了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邊廂美國“鎖門”,那邊廂中國“出手”,三個月內減持美債350億美元,財政部官員嘴上說沒關系,市場早就用腳投票,中國資本不再押注美國信用,黃金、歐債、本幣債券成了新寵,這不是“激烈撤退”,但卻是“穩定離場”,姿態明了,節奏穩健——你不歡迎,那我就換地方。
有人說,美國是“世界避風港”,可當港口對你關門,貨船自然會調頭,得州的算盤是一廂情愿,本地資源能不能因此留在自己人手里?沒人敢打包票,房價可能漲,市場信心卻在跌,信用不是寫在法律上的,是別人愿意相信你說的話,這道理,阿博特懂不懂?
更諷刺的是,美國以為“圈地運動”能守住安全,其實真要出事,風險是雙向的,排斥外資,信用縮水,金融市場的風吹草動遠比房地產更致命,特朗普以為立法能贏得選票,卻可能失去最后的金融信任,得州的這根稻草,真有可能壓倒美國的金融駱駝。
中國的反應沒有大張旗鼓,反而更顯老道,結構性減持美債,優先考慮安全地帶,不吵不鬧,靜悄悄地把資本調配到更穩妥的地方,這不是對美國的“情緒化報復”,是對市場風險的理性選擇,誰還把全部家當壓在一個“隨時變臉”的國家身上?
有人說這是中美新冷戰的又一回合,其實比冷戰更復雜,得州立法的背后,是美國內部對外部威脅的過度反應,是對自身信心的持續流失,是“安全焦慮”下的政策恐慌,他們怕的不是中國買房,是美國自身的衰退不可逆。
中國資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面對排斥與歧視,自然會用“市場的腳步”說話,誰的市場更開放,誰的政策更穩定,誰就能贏得資本的青睞,這不是喊口號,是資本的本能反應,世界不會為誰停步,也不會為誰轉身。
得州這一刀砍下去,砍斷的不只是購房資格,更是美國的市場神話和金融信仰,特朗普的強硬,阿博特的表態,不過是給“美國優先”貼的最后一層標簽,等市場信心徹底流失,才發現最先受傷的,還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