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河南平頂山魯山縣張店鄉張窯村村民楊堯(化名)的父親反映村干部支出的5萬元“人居環境”和1.45萬元“給貧困戶整地基”錢款去向有問題一事,當地紀檢機關已經查明,除5萬元“人居環境”款,涉事村干部確實存在違規吃喝,以及在超市買煙、違規發放補貼等,并對涉事村干部予以處分。但1.45萬元“給貧困戶整地基”,有關人員對媒體表示,確實用于了貧困戶,但付款流程違規。對此,不能不予質疑,既然整地基款確實用于了貧困戶,那為何還要違反付款流程?為何不通過正常渠道付款給相關人員?
從有關人員解釋稱,紀檢部門在接到舉報后查明,村委會經過開會決定幫助“村9戶貧困戶把危房拆除,并對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進行清理,又給這9戶中蓋新房的貧困戶,整理了地基”屬實,但實際操作中,涉事村干部不是把錢打給9戶貧困戶,而是打給了該村村民李某某,由李某某把錢轉給了整理地基的鉤機司機。
盡管鉤機司機在紀檢部門調查時對此事予以了證實,但涉事村干部不走“正道”按照財務規定將錢先打給貧困戶,而是打給并非鉤機司機的該村村民李某某,估計不少人都會認為這其中應有貓膩,也就是說,涉事村干部,以及村民李某某是否從中克扣了款項作為回扣,否則,何必要繞個彎子,而且違規打款呢?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涉事村干部將錢違規直接打給與“給貧困戶整理地基”沒多少關聯的該村村民李某某,怎么都不能不讓人有上述猜測。
從另外相關報道看,有關部門只是對媒體解釋稱,涉事的“時任黨支部書記楊某、村文書王某玲以人居環境治理名義,由王某玲通過偽造村組用工(誤工)補貼花名冊的形式變通報銷入賬5萬元,用于村務開支。其中,人居環境務工費3萬元;2018、2019年村委干部、駐村干部吃喝招待共計9800元;2019年張窯村村委干部違規發放電話補貼共計5040元;2019年村委于部違規發放開會補貼2500元”。對此,已對“王某玲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記大過處分,給予楊某黨內警告處分”。以及“給貧困戶整地基”的1.45萬元被查實違規后,僅對反映問題人反饋說“上回是警告,這回是嚴重警告;王某玲是撤職了,黨支部書記撤職了,撤掉支委委員,處分都提級了”,而不對涉事村干部為何違規及其違規詳細情況告知反映人。
青鋒認為,這種只給反映人籠統回復,而不對查處過程,甚至是村干部挪用以及相關款項的去向做詳細介紹,很可能難以讓反映人心服口服,勢必造成反映人多次反映,甚至越級反映,不僅給自己工作造成被動,還浪費更多公共資源,更讓反映問題的人心存不滿。因而,針對反映人反映問題的答復,確實到了有必要改一改某些地方原來的套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