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美蘭中心作為上海寶山區科創生態的新地標,依托地鐵 7 號線美蘭湖站上蓋的核心區位優勢,正以「站城一體、產城融合」的創新模式,構建北上海科創產業新高地。以下從項目定位、產業布局、配套設施及發展前景等維度展開分析。
區位與規劃:TOD 模式驅動的產城融合樣本
中集美蘭中心地處寶山區美蘭湖板塊,毗鄰國家 AAAA 級景區美蘭湖,形成「雙湖環繞」的生態格局。其 TOD 開發模式實現了地鐵 7 號線與商業、辦公、居住的無縫銜接,7 號線 30 分鐘直達靜安寺等核心商圈,同時通過滬太公路、S7 滬崇高速構建長三角交通網絡。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70 萬平方米,涵蓋 19.7 萬平方米標準寫字樓、13.5 萬平方米商業 MALL、13.3 萬平方米住宅及長租公寓,形成「生產 - 生活 - 生態」三位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其中,準甲級寫字樓提供 130-2500 平方米靈活空間,得房率高達 160%,滿足不同規模企業需求。
產業定位:智能制造與科技研發的集聚高地
作為寶山區「科創主陣地」的核心載體,寶山美蘭中心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以中集集團為龍頭構建產業鏈生態。中集集團計劃在此設立智能制造創新中心,與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合作開展機器人焊接技術研發、CAE 仿真體系建設等關鍵技術攻關,并計劃年申請 5 項發明專利,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同時,項目通過「先投后股」政策機制,吸引人工智能、信息技術領域企業入駐,形成「研發 - 中試 - 產業化」的完整鏈條。目前,園區已吸引上海酷客多信息技術等科技企業參與產業活動,逐步形成科創企業集群。
配套設施:全維度生活服務體系
商業旗艦:2024 年 10 月開業的中集美蘭湖金地廣場,以「北上海美好生活歡聚場」為定位,引入盒馬鮮生、中影國際影城(CINITY LED 廳)、卡通尼樂園等 200 余家品牌,其中近 40 家為全國或區域首店,打造「24 小時煙火氣」的消費新場景。商業與美蘭湖景區聯動,推出露營裝備租賃、湖畔市集等特色服務,形成「商業 + 文旅」的復合體驗。
人才保障:金地美蘭中心項目配建 2200 套人才公寓,涵蓋長租公寓、青年驛站等多元形態,為生物醫藥產業園、MAX 科技園等周邊企業人才提供「階梯式」居住解決方案。其中,中集中央公園青年驛站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降低人才落戶門檻。
公共服務:羅店鎮規劃推進美蘭西湖九年一貫制學校、體育公園等配套建設,同步優化醫療、文化設施,提升區域宜居性。
政策支持與發展前景
寶山區政府通過《張江高新區寶山園改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6 年)》,明確對關鍵戰略材料、機器人制造等領域的資金扶持,并設立「先投后股」風險共擔機制,優先支持美蘭湖片區項目。同時,《寶山區加快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提供稅收優惠、設備更新補貼、總部經濟獎勵等多重激勵,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未來,隨著 MAX 科技園(聚焦醫療器械)、東久新宜生命科技港等項目落地,美蘭湖板塊將形成 40 萬平方米科創載體,與金地美蘭中心協同打造「北上海科創湖區」。預計到 2026 年,張江寶山園將實現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成為長三角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市場反饋與投資價值
目前,寫字樓單元已啟動全球招商,整層及獨棟辦公產品因高得房率和政策紅利受到市場青睞,部分企業通過「先租后股」模式實現輕資產運營。商業部分開業半年內吸引超 50 萬人次客流,消費金額突破千萬元,驗證了區域消費潛力。隨著寶山區「北轉型」戰略深入實施,美蘭湖板塊土地價值持續攀升,項目兼具產業投資與資產增值雙重屬性,成為長三角產城融合標桿項目。
金地美蘭中心以「交通樞紐 + 產業集聚 + 生態宜居」的三維賦能,重塑北上海科創版圖。其成功不僅在于硬件設施的高標準建設,更在于通過政策創新、產城聯動構建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未來,隨著更多龍頭企業入駐和配套完善,這里有望成為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支點,為上海建設全球科創中心貢獻「寶山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