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7日,劉國梁再一次站在了國際舞臺的聚光燈下,這次不是帶著國乒出征,也不是賽場邊的激情指揮,而是以候選人的身份競選國際乒聯執行委員,和他同場競爭的還有韓國乒壇的柳承敏,這場“幕后較量其實比許多乒乓球決賽還讓人上頭,畢竟誰都知道,國際乒聯這些年的風向變化,背后可沒少“對噴與博弈,劉國梁此時選擇親自下場,多少透露出一股“不能擺爛的勁頭
其實劉國梁卸任中國乒協主席這事,前陣子一度引發不少討論,有人惋惜也有人理解,畢竟做了那么多年,把國乒帶成了“常勝將軍,結果他主動請辭,外界一度各種猜測,不過他并沒有“退圈,而是繼續坐鎮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WTT董事會主席等要職,這種“退而不休的選擇,說白了就是換了個戰場繼續發光發熱,今天的競選演講內容一曝光,很多球迷第一反應就是——國乒的國際話語權,這回能不能再拉高一點
說回競選本身,其實國際乒聯高層的位置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亞洲、歐洲、甚至美洲各路勢力都在明爭暗斗,之前中國乒乓球雖然成績一騎絕塵,可在國際話語權上卻總有點“拳頭硬但嗓門不夠大的尷尬,這兩年WTT賽事體系改革、賽制調整、積分新規這些操作,大家都看在眼里,熟悉乒壇的朋友都知道,有些改革利弊參半,甚至一度讓國乒陷入“適應難題,所以劉國梁愿意站出來,很多人其實是抱著“為國乒打前站的期待
當然,競選并非走個過場,和柳承敏的對決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涌動,韓國乒協這些年在青訓、推廣和賽事影響力上都下了血本,再加上WTT體系下韓國選手的頻繁亮相,柳承敏背后的資源和人脈也不容小覷,這種情況下,劉國梁要想“穩坐高層,還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有網友說,這像不像乒乓版的“中韓對決,不過這場比拼比場上多了點政治智慧和國際公關
競選演講內容流出后,從一些球迷轉述和現場反饋來看,劉國梁依舊延續了他一貫的“人情味+大局觀,沒有空喊口號,而是強調了乒乓球全球推廣、青少年培養和賽事公正性等議題,這其實很切中現在國際乒聯的“痛點,別的不說,全球市場開發、非傳統強國的參與感,這兩年確實是國際乒聯的核心任務,中國在這方面資源、人才和經驗都不缺,劉國梁的優勢就在于,他懂球,也懂得怎么把中國經驗轉化成世界語言,這一點是他和其他候選人最大的分野
說白了,國際乒聯現在缺的不是成績,而是“共贏思路,早些年國乒太強,很多人私下里都怕“壟斷,但近幾年歐洲、日韓的崛起、規則調整,乒壇格局變得更復雜,誰能站到“橋上去平衡各方利益,誰就能擁有更高的話語權,劉國梁這幾年在國際組織里“混得開,其實就是靠著既能和中國隊“點贊回懟,也能和外部勢力談笑風生,這種能力,真不是誰都能學來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競選成敗與否,其實對中國乒乓的影響還得慢慢看,短期內不會有大變局,畢竟國乒底子太厚,成績說話,但長期來看,國際乒壇的游戲規則越來越“講究身份,有自己的人坐鎮高層,確實能爭取到更多主動權,這點在奧運會項目設置、比賽規則調整、商業資源分配上早就體現出來了,你說巧不巧,這幾年國乒雖然還是冠軍收割機,但也被一些“新規打得措手不及,尤其是積分體系調整、混雙項目推進、賽程密集化這些事,誰能說和“高層話語權沒關系呢
有意思的是,國內球迷這次的輿論氛圍和以往不太一樣,以前大家討論劉國梁,更多是看他怎么帶隊、怎么指揮,甚至會拿他和運動員“對噴的名場面刷梗,現在則是開始期待他在國際舞臺上“談判桌上發力,這種身份轉變,其實也反映了中國乒乓球的整體心態變化——從“打贏比賽到“贏下規則,這才是真正的大局觀
當然也得承認,國際舞臺的博弈向來水深,劉國梁再有能力,面對復雜的利益格局,能做的也有限,能否推動乒乓球的真正國際化、讓更多年輕人喜歡這項運動,這些“宏大目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但至少這次競選,給了球迷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乒乓并不是只會打球,更愿意出面爭取應有的位置
總結來說,劉國梁這次競選國際乒聯高層,是中國乒乓“走出去的又一關鍵一步,成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種“主動作為的姿態,足夠讓人點贊,未來國際乒壇風云變幻,中國隊能否在話語權上“再上一層樓,還要看劉國梁們的后續表現,畢竟,在這個舞臺上,贏得認可和贏得比賽一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