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談判之際,烏軍居然對普京專機發起攻擊,對此俄方的報復接踵而至,數百架無人機和導彈直接重創了烏克蘭。
最近,俄烏完成了一次戰俘交換,據俄羅斯國防部的通報,這次的換俘行動可不是小打小鬧,各有1000名人,被雙方交接。這樣的交易規模堪稱史無前例,而背后的意義也絕對不簡單。
(俄烏談判,確認各自交換1000名戰俘)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曾表示,這次換俘就是為了給“停火”鋪路。換俘結束后,俄羅斯準備遞出一份草案,也就是停火條件,目標是實現烏克蘭沖突的全面、持久和長期解決。乍看之下,似乎是個向好的信號。
不過別急著樂觀,俄羅斯媒體這邊還在反復強調“庫爾斯克州完全解放”。這意味著什么呢?簡單說,烏克蘭的談判籌碼又少了一張。
另外,俄方還透露消息稱,日前,普京親自跑到了前線,視察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當時普京竟成了烏方攻擊的焦點。
(普京視察庫爾斯克)
當普京的直升機降落庫爾斯克州時,烏克蘭軍隊展開了一場從來沒有見過的無人機襲擊。對此,俄羅斯防空部隊使出渾身解數,最終摧毀了46架來襲的固定翼無人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俄方放出相關消息不久后,就又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展開攻擊,多處城區街道火光沖天。有報道稱,這次襲擊的規模令人非常讓人意想不到,俄羅斯動用了數百架無人機和導彈。這次大手筆的襲擊,被視為俄烏沖突中的最大規模進攻之一。而烏克蘭空軍則指出,發現俄軍大量使用了伊朗設計的“沙赫德”無人機,打破了自2022年沖突以來的紀錄。
(俄對烏發動無人機轟炸)
當然,事情遠未結束。傳出來的消息顯示,在烏軍從別洛沃德居民點撤退后,他們已經失去了對邊境通往蘇梅市關鍵公路的控制權。這條公路曾經是烏方重要的后勤通道,如今卻“拱手讓出”,令人不勝唏噓。
俄方這一系列舉動,是不是對烏方展開的報復?自然是很有可能,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首先,俄烏戰俘交換可能就是冰山一角。表面上看來,這是俄烏在努力推動停火,但是更可能是新一輪博弈的前奏。隨著全球目光轉向,俄烏之間的每一步都是風吹草動,背后藏著的是更深層次的戰略布局。
其次,庫爾斯克州事件和基輔的連夜重創,表明俄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實力和影響力。俄羅斯展示的是一種強硬姿態,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味。烏克蘭則通過直接發動襲擊,試圖挑戰俄方的底線。
(烏軍失去邊境通往蘇梅市公路的控制權)
還有一個角度,雙方都在積累談判的資本,可以理解為是收集談判籌碼。對于烏克蘭來說,失去一條運送物資的公路固然是損失,但或許只是整個局面的一個片段。
照目前趨勢來看,俄烏問題的發展依舊呈現出不確定的狀態,好比之前特朗普與普京,已經通話討論停火談判,但核心分歧仍未解決。
另外烏克蘭還在尋求國際支持,澤連斯基本月密集訪問了美國、梵蒂岡,爭取西方持續援助。
至于歐盟內部,則出現意見不合,匈牙利等國批評歐盟對烏軍援政策,認為烏克蘭長期軍事化可能威脅歐洲安全。
短期來看,目前若特朗普一直積極推動停火,或出現“凍結戰線”的臨時協議,但領土問題難解。
(特朗普和普京通話)
至于更長遠來看,若特朗普一直削減對烏軍援,烏軍可能面臨裝備短缺。如果俄烏談判破裂,沖突可能進入低強度僵持階段。這從本質上來說,實際上對俄烏沒有任何好處。
總而言之,當前俄烏沖突呈現“俄攻烏守和雙方外交試探”的態勢,俄羅斯在戰場上更具優勢,但烏克蘭或許仍能依靠支持維持抵抗。未來可能的發展路徑包括:短期軍事升級,也就是俄軍擴大攻勢,中期談判陷入僵局,不過是由美俄主導。當然,最終結果還是取決于美俄戰略博弈、西方援助持續性及烏軍防御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