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吉林體育學院在臨河校區學術活動中心舉辦吉體大講堂之校友講堂。中國第一位全國滑雪冠軍、“中國滑雪之父”、吉林體育學院杰出校友、吉林體育學院冰雪產業學院名譽院長單兆鑒重返母校,為師生帶來一場冰雪文化盛宴。
活動采用“線下講堂 + 線上直播”模式,學校領導、黨委學生工作部全體人員、冰雪學院全體師生、各學院學生代表等1400余名師生共享盛宴,副校長武紅軍主持。
87歲高齡的單兆鑒校友以“弘揚古老滑雪起源地文化,推動當代滑雪運動茁壯成長”為題,從新疆阿勒泰地區作為人類滑雪起源地的歷史考證講起,通過一幅幅珍貴的史料照片和一個個感人的歷史故事,闡述中國古老滑雪文化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強調新時代冰雪人肩負重任,要深入挖掘中國滑雪文化的深厚底蘊,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為推動我國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師生們加深了對中國冰雪文化的理解,點燃了專業自信與文化自信。冰雪學院2022級張佳妮同學表示:“當單兆鑒老先生講述‘人類滑雪起源于中國阿勒泰’時,我內心深受震撼。那些古老巖畫中的滑雪場景,那些歷經歲月沉淀的考證資料,無不訴說著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這不僅是中國對世界冰雪文化的獨特貢獻,更讓我為中華優秀冰雪文化感到無比自豪!”“聽了單老先生的講座,就像推開了一扇全新的冰雪文化之門。他對滑雪事業的執著堅守,對古老文化的傳承熱忱,都深深感染著我。在未來的學習與實踐中,我將以單老先生為榜樣,堅定傳承與創新的信念,為建設冰雪強省貢獻自己的力量。”冰雪學院張起銘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講堂開始前,學校在南嶺校區第二會議室召開座談會。單兆鑒與師生代表就學校在冰雪強省建設中的發力點,以及古老冰雪文化的傳承創新等進行深度交流。
單兆鑒回顧了在母校的求學時光,講述了個人的奮斗歷程,勉勵同學們要抓住學習機會,傳承冰雪文化。
冰雪學院副院長王楷鈞匯報了學校在冰雪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楊明澤老師帶領學生團隊介紹了滑雪用具研發工作。單兆鑒先生對學生科創項目和學校冰雪事業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校友講堂”是學校充分利用杰出校友資源,深化思政育人的重要舉措,是吉林體育學院“1234”特色思政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每年都邀請杰出校友返校為師生分享奮斗歷程和就業創業經驗。此次單兆鑒先生重返母校,不僅是一次冰雪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精神的傳承與激勵。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見解,為吉林體育學院師生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冰雪世界的新窗口,也為學校冰雪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動力。相信在單兆鑒先生等老一輩冰雪人的精神感召下,吉林體育學院的師生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冰雪事業,為推動冰雪強省建設貢獻更多吉體力量。
單兆鑒,1938年5月出生,吉林通化人,1961年畢業于吉林體育學院冰雪專業。在中國滑雪全領域工作70余年,是中國第一位全國滑雪冠軍,10枚獎牌獲得者(其中5金3銀2銅)。1958年在中國唯一大跳臺首跳成功。是中國滑雪運動發展的見證者,曾任國家體育總局滑雪處處長、中國滑雪協會秘書長、亞洲冬季兩項聯盟技術部主任等職務。1998年退休后任中國滑雪協會技術顧問。現被多地區、多部門、多行業組織機構聘為顧問和專家。 2000 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工作貢獻章”。2010年,獲國際滑雪組織“對世界滑雪做出貢獻”的獎牌。2018年被國際滑雪歷史協會授予世界滑雪歷史文化研究最高獎項“終身成就獎”,并被譽為“中國滑雪之父”。2020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 稱號。著有《中國滑雪運動史》《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新疆·阿勒泰》《雪鑒·人類滑雪的搖籃》等多部專著及數十篇有價值論文。主持規范了滑雪多項技術分類和術語稱謂,推進了大眾滑雪科學安全發展,被稱為中國滑雪歷史文化研究的先鋒人物。
來源:吉林體育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