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指出,一名自稱“11年某知名集團特聘顧問”的男性大放厥詞,稱對廣東人用開水燙碗的習慣感到“惡心”。此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不小爭議,一時間關于這一習慣的討論頗為熱烈。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就用開水燙碗這件事來說,很多非廣東的網友也提到自己平時會這么做,很難考察這種習慣的發展歷程,當然可能大家會公認這個習俗是從廣東開始傳播的。可能純粹是出于一種心理安慰,也可能就是平時的衛生習慣,這都不重要,也沒必要細究,說實在的,去論證這種習慣的合理性,本身就很荒謬。
該男子為何會感到惡心?為何會對一個這么多人都有的習慣如此反感?猜測背后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與自己的習慣不符,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一樣,在自己的小環境里生活久了,就對其他地方、其他人的生活習慣感到不解。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愛喝咖啡,有人愛吃大蒜;有人用手抓飯,有人愛用公筷。很多時候不能理解的東西未必就是不合理的,成年人如果連這都搞不清楚,還執著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完全以自己的經驗來丈量世界,未免幼稚可笑。
二是他覺得自己掌握了所謂的科學知識,認為這種習慣完全沒有價值。社交媒體上也有人科普,提到用開水燙碗對改善衛生起到的作用很有限。這種知識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可那又如何?任何一個習慣是否合理,絕不僅僅是用科學來衡量的,要知道,人類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不過幾百年而已,而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數百萬年。科學所倡導的理性,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適用,文化的內涵,很多時候與科學沒有什么關聯。
就像很多人科普說,刷牙前牙刷不該沾水,感冒時喝開水沒用,但生活中人們還是會這么做,可能大家覺得用開水燙碗對改善衛生沒什么作用,但很多人還是會延續這樣的習慣。執著于“糾偏”很可笑,只能展現人的自負,而不明白人間煙火的奧秘,這種自以為是何嘗不可悲?
有人說,用開水燙碗這樣的做法,飯店老板會不會不悅,畢竟,這是在懷疑飯店的衛生條件,玻璃心的人可經不起這樣的懷疑。這種擔心大可不必,要知道這種習慣絕不是個人癖好,而是餐飲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有網友說到的,這已經成為外出就餐的一種儀式感。老板們心知肚明,從來沒有客人要求用開水燙碗,而是老板們主動提供這項服務,這樣的道理,恐怕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
這名男子為何會對廣東“開水燙碗”的習俗開炮,不得而知,但從流量邏輯來看這種做法卻司空見慣,畢竟地圖炮是公認的流量密碼。當然,可能也沒這么復雜,他也可能純粹就是看不慣。總而言之,這番“惡心”之論的確讓人震驚,更讓人不解。當然,一個對用開水燙碗都感到惡心的人,很難寄希望于他能換位思考,更不能奢望他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