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塔的連接銷按對角順序安裝,上升時保持慢檔均速!” 5月25日,湖北大冶±800千伏換流站閥廳內,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施工班長吳敘卓有條不紊地指揮換流閥安裝,該站極1高端閥廳內6組閥塔全部安裝完畢。800多名建設者在這個換流站奮戰攻堅,確保在今年順利投運,為湖北電力保供再添“重器”。
國網湖北電力員工正在進行換流閥安裝
大冶±800千伏換流站工程是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受端站,位于黃石市陳貴鎮與茗山鄉交界處,占地面積359.4畝,動態投資52.6億元。特別是被稱為“心臟”的換流閥,對施工工藝要求極高。
“1組換流閥重達15噸,相當于10輛小轎車的重量,換流閥吊裝在閥廳頂上,對精度要求較高。”吳敘卓介紹,換流閥閥塔采用懸掛式安裝,作業基本在10米以上高空進行,按照傳統施工工藝通常采用平臺車搭載5名工人安裝,6個閥塔需要20天安裝時間。
為提高工作效率,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迭代升級研制了換流閥輔助安裝作業平臺,讓換流閥吊裝用上“升降梯”。該平臺主體框架采用高強度工字鋼制成,可實現20人同時進行換流閥的高處安裝,6個閥塔僅用10天就完成了安裝。
放置換流閥的閥廳需要良好的電磁屏蔽環境,為了讓大冶±800千伏換流站的“心臟手術”更加安全,閥廳實現無塵化施工管理,確保施工過程符合溫度、清潔度等要求。
“項目團隊牽頭制定標準化閥廳安裝作業環境標準,在出入口配置風淋室,同時部署智慧物聯大屏數據平臺,在現場安裝實時監控報警系統,實時監測設備總體情況、溫濕度、PM2.5等環境參數,為精細化施工管控提供數據支撐,全方位保障施工環境潔凈標準。”吳敘卓說。
據悉,一座常規的500千伏變電站站內電纜為50公里,黃石1000千伏變電站站內電纜為200公里左右,而大冶±800千伏換流站站內的電纜長度達到1200公里,相當于從大冶到北京的距離。
施工人員積極應用數智化技術,顯著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我們研發了電纜敷設智能軟件平臺,提升了50%施工效率。”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項目總工胡博介紹,站內電纜敷設最多有9層布局,施工人員利用軟件平臺錄入站內布置圖、電纜型號、起點、終點后,平臺能夠自動給出敷設路徑、施工順序的最優方案,確保1200公里電纜敷設零差錯、高效率。
目前,大冶換流站電氣設備安裝已完成90%,計劃在12月全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工程投運后,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將直供湖北鄂東負荷中心,每年可將金沙江上游4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輸送至華中地區,每年可替代燃煤超過1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400萬噸,大幅提高湖北電網“綠電”比例。(文/圖 祝科 李季 王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