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網報道,特朗普以后不再信任身邊的人,全部"憑借直覺做事情"。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感到失望,認為其阻礙了他的"美國優先"議程。特朗普第二任期之后,也認為身邊的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形成了"掣肘",對此有評論表示:"這很符合特朗普的性格,認為自己堅持的事情是正確的,其他人的建議是累贅;但等幾個月后他就乎一發現,自己的構想實際上也不怎么奏效,他未必比身邊的人更聰明"。
中美日內瓦談判才剛剛結束,雙方超預期的共識讓全球市場都為之一振,然而在談判結束不到24小時,特朗普就再次改口,又發出危險的關稅預警!特朗普警告稱“若在未來90天內的談判無法達成協議,對中國關稅仍可能高于30%”!這一說法,顯然是有悖于中美剛剛達成的聯合聲明,特朗普又是老樣子拿關稅大棒揮舞威懾、恐嚇。
特朗普(資料圖)
民調顯示,56%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征收的關稅對他們的家庭財務狀況產生了不良影響。即使美國政府一直在鼓吹加關稅能讓產業回流美國并增加財政收入,約52%的受訪者還是表示,美政府承諾的好處不值得他們為此付出的經濟代價。目前,關稅戰已經影響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五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日常用品價格較上月有所上漲,近七成美國人覺得物價還要漲。
美國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緬因州、明尼蘇達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岡州和佛蒙特州提起訴訟,試圖阻止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實施,并尋求法院宣布其新關稅政策是非法的。各州認為,特朗普總統聲稱,不論何種商品,不論何種理由,只要他覺得“方便”,就可以宣布緊急狀態,有權對任何進入美國的商品征收巨額且不斷變化的關稅。各州認為,特朗普此舉顛覆了美國憲法秩序,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混亂。
特朗普(資料圖)
于是,特朗普下令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進行“重大改革”——縮小其規模。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幕僚長麥科馬克給相關官員發送電子郵件,告知他們有30分鐘時間將物品從辦公桌上移開并離開辦公地點。知情人士透露,該委員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簡以榮留任,但他的整個團隊包括負責中國事務的工作人員都被解雇了。
特朗普的這一舉動意義不一般,很可能代表白宮對中國政策的“大轉變”。過去美國對華很多經濟政策出臺,都依賴于這些顧問或者政策支持者的“指導”,幫助特朗普確立了框架。過去幾個月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對抗行動做的很差,這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說特朗普沒有占到任何便宜,要求盟友對華經濟打壓也“預判”失敗了,沒有國家跟從他們。所以這些人的離職可能和過去政策不奏效有很大關系,美國會換一種路線。
魯比奧(資料圖)
不僅如此,特朗普突然說希望訪問中國。特朗普對華政策總是充滿矛盾,一邊喊著要訪華,一邊又要求沃爾瑪把關稅成本轉嫁給中國供應商;一方面釋放與我們緩和關系的信號,另一方面又繼續“芯片戰爭”,施壓其他國家不得使用華為的AI芯片,還阻止中國與哥倫比亞等拉美地區國家的合作,要求國際金融機構切斷在哥倫比亞進行投資的中企貸款。我們選擇在特朗普釋放訪華信號時公布加稅決定,既表明了我們的立場,又留下了回旋余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