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6日,哈馬斯已接受一項由美國提出的加沙停火協議草案的消息一經曝出,迅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然而,以色列和美國官員隨即出面否認,令這場“看似接近達成”的協議陷入真假難辨的漩渦。此番停火協議為何會再起波瀾?
哈馬斯接受的“提案”與美公布方案有差異
總臺記者 王寅:26日媒體披露的哈馬斯方面接受的“美國提案”與威特科夫本人公布的停火草案間,主要差異在于釋放被扣押人員的人數以及流程安排上。有媒體報道美方主張的是要“先放人再談判”,釋放約10名幸存被扣押人員并歸還約20具死者遺體,隨后再就永久停火展開談判。而哈馬斯接受則是“5+5”的分階段模式,即先釋放5人,接著啟動永久停火談判,達成成果后再釋放5人。有了解談判進程的以色列官員指出,以方明確反對哈馬斯這個方案,是因為擔憂哈馬斯會違反停火協議拒絕履行后續承諾,那么最終被釋放的人數很可能只有5人。
總臺記者 王寅:對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名以方官員認為,目前擔任中間人同哈馬斯接觸的巴勒斯坦裔美國商人是根據威特科夫提供的一套一般性準則進行談判的,但他在執行過程中可能越權,或對方案內容的理解過于寬泛,以至于讓哈馬斯方面認為短期停火結束后將自動過渡到永久停火,且無需談判。因此遭到了以方的明確拒絕。
以色列與哈馬斯在核心條件上尖銳對立
總臺記者 王寅:26日這場戲劇性反轉的背后,反映出的依舊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在核心條件上的尖銳對立。盡管協議文本似乎已經演化出了多個版本,但雙方核心立場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哈馬斯堅持永久停火、以軍完全撤出加沙為協議前提,明確拒絕解除武裝;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拒絕永久停火,要求“徹底擊潰哈馬斯”作為戰爭終點,僅接受短期人道暫停以換取被扣押人員的釋放,并堅持保留對加沙的安全控制權。
總臺記者 王寅:有分析指出,從過去幾輪談判的走勢來看,加沙停火始終在“接近突破”與“突然破裂”之間反復搖擺。根本原因在于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缺乏互信、核心立場難以調和。因此,任何“初步意向”在現實博弈中很容易被扭曲為策略性釋放信息,最終淪為一場“文字游戲”。若未來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無法作出真正讓步,談判仍將難以擺脫拉鋸與輪回的困局。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