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曾俊豪 通訊員莫冠婷 王方 羅燦華 5月27日,廣東省2025年“潤心伴成長 同心護未來”“六一”國際兒童節關愛服務系列活動在廣州啟動。活動現場宣布成立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專家資源庫,23名專家學者作為首批智庫專家將助力全省留守、流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
全省2.7萬名兒童主任
用心用情開展結對幫扶
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張晨在活動中表示,在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關切和重視下,全省民政部門全力做好孩子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提升兒童福利機構服務質量,加強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出臺流動兒童關愛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兒童主任深入城鄉社區,扎根一線常態化入戶走訪,用心用情結對幫扶,努力讓政策落地更有溫度。
據悉,廣東近年來持續健全省、市、縣、鄉鎮、村居五級的兒童救助關愛服務網絡,運行省級未成年人保護服務熱線,建立全省兒童工作隊伍培訓平臺,設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39個、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598個。全省1685名鎮(街)兒童督導員、2.7萬名村(居)兒童主任、2.8萬名“雙百”社工等加強入戶摸排,為留守、流動、困境兒童提供困難幫扶、心理關愛、安全教育等個性化、多樣化的關愛服務。
活動宣布成立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專家資源庫。曾俊豪攝。
首批23名智庫專家涵蓋多領域
將發揮專業督導、賦能培訓等作用
活動宣布成立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專家資源庫,遴選了23名熱心兒童工作、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和較強影響力的專家學者作為首批智庫專家,涵蓋兒童福利、心理咨詢、社會保障、社會工作、法律保護、社會管理等領域。智庫專家將發揮政策咨詢、專業督導、賦能培訓、資源鏈接、個案會商等積極作用,助力全省留守、流動、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雷杰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未成年人保護領域最亟需突破的難點是提高各方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認識與理解,切實按照各自所付的職責、義務,落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權益。他認為,此次建立的專家資源庫更好地解決了兒童關愛保護過程中遇到的跨學科、跨領域的問題。來自各行各業的專家庫成員可針對兒童權益保障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全方面地為兒童制訂一個安全、妥善的介入方案,同時提供專門的培訓、宣傳、教育等活動,增強全社會對兒童權益的保護意識,營造關愛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批基層優秀關愛服務案例亮相
活動現場,宣傳發布了一批基層優秀關愛服務案例,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廣州市基層兒童主任分享了與孩子們的溫暖故事,展示了全省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的亮點和成效。
來自廣州市海珠區素社街道基立新村社區居委會的兒童主任歐陽愛蘭分享了她的經驗。她提到,兒童主任在落實關愛政策時最關鍵的環節是要做好風險預警,根據“紅黃藍綠”分級評估精準地識別兒童的需求,再匹配落實相應的政策和服務。她認為,在社會資源方面,還需要有政策資源支持、專業力量支撐、社會力量參與,共同貫穿“從政策到人”的“最后一公里”,將行政力量、專業力量與社會力量擰成合力,才能真正實現兒童關愛服務的提質增效。
據了解,“六一”國際兒童節將至,全省各地民政部門緊緊圍繞“潤心伴成長,同心護未來”主題,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關愛服務和主題宣傳活動,持續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