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在賽道轉型時,需要考慮什么?要怎么抉擇?
Arc 瀏覽器背后公司 The Browser Company 的轉型是一個很典型的故事。
2023 年,Arc 瀏覽器正式對外推出,在瀏覽器這個很多年沒有創新的賽道,掀起了一些新水花。
默認左側標簽欄、可定制 Space 空間、智能標簽頁管理、網頁快速預覽等一眾新功能,吸引了很多用戶,一度成為了 2023 年的瀏覽器新星,官方宣稱有上百萬的高粘性用戶。ChatGPT 火了之后,Arc 也迅速跟進,上線了 Arc Max 功能,用戶可以直接向 AI 提問,讓 AI 解釋網頁內容等。
可以說,勢頭看起來一片大好。
2024 年 10 月,創始人 Josh Miller 卻突然對外透露,他們將開發一款新的 AI-Native 瀏覽器,面向更大眾的人群。Arc 瀏覽器進入維護狀態。
諸多質疑聲出現,Arc 的用戶都覺得團隊要放棄 Arc 了;更多人覺得,他們可能是舊產品增長遇到了問題,只能開辟新賽道。
2025 年 3 月,Dia 開始小范圍內測,反響還不錯,但老用戶的抱怨和質疑并沒有隨之減少。
今天,The Browser Company 發布了《致 Arc 瀏覽器用戶的一封信》,針對種種猜測和疑問,Josh Miller 復盤了 Arc 所犯過的錯誤、做瀏覽器的初心,以及對新產品 Dia 的期待等,對于創業公司為何轉型,以及如何做 AI 產品,給出了很坦誠的回答。
TLDR:
ChatGPT 對搜索的重塑、Cursor 對 IDE 的重構,讓團隊覺得,瀏覽器的重構也是有機會的。
為什么必須要轉向開發新產品,而不能在原有產品上加新功能?因為戰略的錯誤,無法由技術的調整來彌補。在做 Dia 這個新產品時,他們的戰略優先級已經發生了變化。
Arc 瀏覽器由于過于復雜,逐漸變成了一款只有專業用戶才更能駕馭的工具,這與團隊最初希望開發大眾產品的初衷背道而馳。Dia 將簡潔和速度提到最高優先級,想做面向大眾的產品。
Arc 的留存數據非常好,但新功能使用率不高,只有 5.52% 的日活躍用戶會經常使用一個以上的 Space;僅有 4.17% 使用 Live Folders(包括 GitHub Live Folders);而「日歷懸停預覽」的用戶比例更是低至 0.4%。
相比之下,Dia 的核心功能,比如與標簽頁聊天和個性化設置,分別有 40% 和 37% 的日活躍用戶使用,核心價值很突出。
傳統的瀏覽器將會消亡,網頁可能不是主要的交互界面,桌面端最強大的 AI 界面既不會是網頁瀏覽器,也不會是 AI 聊天界面——它將兩者兼而有之。Dia 有機會。
五年后,桌面端最常用的 AI 界面將取代過去的默認瀏覽器。
原文鏈接:https://browsercompany.substack.com/p/letter-to-arc-members-2025
超 4000 人的「AI 產品市集」社群!不錯過每一款有價值的 AI 應用。
邀請從業者、開發人員和創業者,飛書掃碼加群:
進群后,你有機會得到:
最新、最值得關注的 AI 新品資訊;
不定期贈送熱門新品的邀請碼、會員碼;
最精準的AI產品曝光渠道
親愛的 Arc 成員們:
你們或許感到疑惑,為什么我們前一刻還在 Arc 上傾注所有,下一刻卻突然轉向了一個全新的項目:Dia。
外界看來,這次轉變似乎來得有些突然。Arc 曾經勢頭大好,深受用戶喜愛。但實際上,這個決定在內部經歷了更為漫長、更深思熟慮的過程。我希望借此機會向大家詳細解釋這一切,并回答你們的問題——包括我們創立這家公司的初衷、Arc 帶給我們的經驗、Arc 的未來,以及我們為何堅信Dia 是未來的方向。
01
Arc 犯過的三個錯誤
如果能重來,我們會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同?答案太多了,這里我具體說三點。
第一,我應該提早一年停止對 Arc 的投入。關于增長、用戶留存以及實際使用情況的所有結論,我們早就在數據中觀察到了。我們只是不愿承認,我們內心清楚,卻選擇了逃避。
第二,我應該更早、更徹底地擁抱 AI,并且毫不猶豫。事實上,我對 AI 曾著迷不已。在家人入睡后,我常常熬夜玩 ChatGPT,但不是為了工作,而是出于純粹的好奇心。
但我同時也感到尷尬。我非常反感行業中那些鋪天蓋地的炒作(以及我自己對其的推波助瀾)。這讓我抑制了內心真實且深刻的好奇心。從我們推出 Arc Max 時的小心翼翼,就能看出這一點。我本來應該更早、更果斷地追隨我的靈感。
Arc Explore 原型,2024 年 1 月
回顧我們發布 Act II 視頻時,當時我們宣布將 AI 融入 Arc 的核心,視頻的結尾展示了一個名為 Arc Explore 的原型。那個想法,基本上是如今 Dia 和許多其他 AI 原生產品的發展方向。這并非說我們多么超前,只是我們的直覺早已經領先于我們的行動。
第三,我本來應該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我們非常關心我們產品的用戶,這一點始終未變,說讓用戶生氣「令我痛苦」遠不足以表達我的感受。但有時我們過于透明,比如在沒有詳細細節可分享之前就宣布了 Dia。而有時又不夠透明,比如我們明明知道用戶在等待答案,卻花了太長時間才回應。
幾年前,一位導師告訴我,在辦公桌上貼一張便簽,上面寫著:「真相會讓你自由。」我知道,這聽起來像一句幸運餅干里的老話,但它卻一次又一次地幫助了我。如果說我最遺憾的是什么,那就是沒有更多地踐行這句話。這篇文章就是我們的真相。分享它讓人感到不安,但我們希望你們能感受到,它是帶著關懷和善意寫成的。
02
構建 Arc 瀏覽器的初心
為了回答你們真正的疑問——包括我們為何轉型至 Dia,Arc 是否會開源等——我需要先回顧一些過往的背景。這有助于解釋我們今天哪些事情能做,哪些是不能做的。
The Browser Company 成立的初衷,源于一個簡單的信念:瀏覽器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軟件,但它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早在 2019 年,我們已經清晰地看到一切都在向瀏覽器遷移。我的妻子雖然不是科技行業從業者,但卻每天都在使用桌面版的 Chrome。我六歲的外甥女也完全通過網頁應用學習。宏觀的趨勢同樣印證了這一點:云服務收入激增,許多脫穎而出的初創企業都基于瀏覽器,加密貨幣通過瀏覽器擴展運行,WebAssembly 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亞馬遜、Microsoft 和 Alphabet 的云收入趨勢,來自 The Street。
即便在那時,我們已經感覺到桌面上的主導操作系統不再是 Windows 或 macOS,而是瀏覽器。但 Chrome 和 Safari 依然感覺像是我們從小用到大的樣子,它們并未隨著這種趨勢演變。但自那時起,這兩種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有些公司甚至只為新入職的員工筆記本電腦配備企業版 Chrome(他們的公司完全運行在 SaaS 應用上),而 Chrome 和 Safari 卻基本保持不變。
這就是我們開發 Arc 的原因。我們想打造一個真正像「你在互聯網上的家」的產品——涵蓋你的工作項目、個人生活,以及你每天在瀏覽器中度過的所有時光。一個感覺更像任天堂或迪士尼的產品,而不是一個由瀏覽器廠商出品的。一個有品味、有愛、有情感的產品。
我們希望你每天早上打開 Arc 時,都能感受到:「這是我的,我的專屬空間。」我們將這個指引未來的愿景稱之為「互聯網電腦」。
但很快,我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Arc 并沒有達到這個期望。
03
Arc 的不足之處
在 Arc 經過幾年的開發和發布后,我們遇到了一個所謂的「新穎性稅」(Novelty Tax)問題。盡管許多人都很喜愛使用 Arc(你可能就是其中一員),并且我們幾乎從一開始就受益于持續的自然增長,但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Arc 過于獨特,需要學習太多新功能,而所獲得的回報卻不成比例。
注:新穎性稅指的是當一個新產品或服務在設計上過于獨特、顛覆性過強,或者引入了太多前所未有的概念和操作方式時,用戶在使用初期需要付出額外的學習成本和適應精力,才能理解和熟練掌握它。這種額外的成本,被比喻為一種“稅”。
具體來說,D1 留存率(即首日留存率)非常強勁,那些堅持使用幾天后的人甚至成了它的忠實擁躉。然而,我們的各項指標更像是一款高度專業化的工具(比如視頻編輯軟件),但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大眾消費產品。
此外,Arc 在核心功能和核心價值上缺乏一致性。它充滿實驗性,這既是它的魅力所在,也帶來了復雜性。我們的用戶實際偏好也印證了這一點。用戶真正使用、喜愛和重視的功能,與那些普遍的 Twitter 或 Reddit 評論所設想的大相徑庭。例如,只有 5.52% 的日活躍用戶會經常使用一個以上的 Space;僅有 4.17% 使用 Live Folders(包括 GitHub Live Folders);而我們最喜歡的功能之一「日歷懸停預覽」的用戶比例更是低至 0.4%。
讓用戶更換瀏覽器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我們對 Arc 那些引以為傲的小亮點,即你和其他用戶所鐘愛的一些功能,要么本身吸引力不足,要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成本太高。相比之下,Dia 的核心功能,比如與標簽頁聊天和個性化設置,分別有 40% 和 37% 的日活躍用戶使用,這正是我們追求的清晰價值和即時效果。
然而,這些都只是細節。它們是可以反復打磨、衡量、優化、甚至移除的部分。
最難以啟齒的是,Arc,甚至 Arc Search,都顯得過于「漸進」。它們確實有其意義,但最終未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顛覆性改進規模,也難以成為一款真正的爆款產品。如果我們仍堅守最初的使命,我們需要一個技術突破點來構建真正全新的東西。
2023 年,我們開始目睹這樣的突破,發生在那些和瀏覽器一樣看似陳舊、根深蒂固的領域。ChatGPT 和 Perplexity 真正威脅到了 Google 的地位;Cursor 則重塑了 IDE。引人深思的是,搜索引擎和 IDE 的用戶幾十年如一日地以相同方式工作,但突然間,他們都愿意接受改變。
這正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時機。這是一次根本性的轉變,它能夠挑戰用戶習慣,并可能真正重塑瀏覽器產品。現在,你們應該能理解為什么 Dia 在我們看來是如此順理成章的選擇,至少對我們和我們最初的抱負來說是這樣的。
所以,當人們質疑風險投資如何影響我們,或者我們為何不直接對 Arc 收費、運營一家盈利公司時,我能理解。這些都是合理的問題。但對我而言,「他們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家擁有優秀團隊和忠實客戶的小型盈利公司,我們就不會選擇去嘗試構建網絡瀏覽器的繼任者——這個最普遍的軟件。對我們來說,構建優質、用心打磨的軟件,能夠真正大規模地影響人們,這個是更重要且關鍵的。
那么,既然 Arc 不足,那為何另起爐灶,而不是在原有基礎上迭代呢?
04
為什么沒有把 Dia 整合到 Arc 中?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對于那些去年聽過我們播客的朋友們,你們會知道我們整個夏天都在糾結這個問題,直到我們明白 Dia 和 Arc 是兩個完全獨立的產品。
首先,在許多方面,我們把 Dia 當作一個機會,去糾正我們在 Arc 上犯的錯誤。
第一,簡單優先于新奇。早期,Scott Forstall 曾告訴我們 Arc 像一把薩克斯風——功能強大但難以學習。然后他向我們提出挑戰:把它變成一架鋼琴,讓任何人都能坐下來彈奏。這正是 Dia 背后的理念:在熟悉的界面下隱藏復雜性。
第二,速度不再是妥協,而是核心基礎。Dia 的架構非常快,真的很快。Arc 過去有些臃腫,我們開發得太多太快。對于 Dia,我們從架構層面重新開始,并從一開始就將性能放在首位。具體來說,我們停止使用 TCA 和 SwiftUI,讓 Dia 變得輕量、靈敏且響應迅速。
第三,安全性至關重要。Dia 是一款不同的產品,為了應對其特性,我們把安全工程團隊從一人增加到了五人。我們投入了紅隊演練、漏洞賞金計劃和內部審計。我們的目標是為小型初創公司樹立安全標準。這在 AI 時代尤為重要,特別是隨著更多 AI 代理的出現,我們希望走在前列。
這些要素都必須是產品的基礎組成部分,而不是事后再去考慮。去年夏天,當我們嘗試突破界限,思考 Dia 是否能成為 Arc 2.0 時,我們發現Arc 存在著難以追溯解決的巨大缺陷,我們需要快速構建一款新型軟件,也需要一個全新的基礎。
05
是否會選擇開源 Arc?
這把我們帶到了當下。
當我們開始探索下一步可能是什么時,我們從未停止維護 Arc。我們定期進行 Chromium 升級,修復安全漏洞、相關錯誤等。老實說,大多數人甚至沒有注意到我們已經停止積極構建新功能——這恰恰說明了大多數人從 Arc 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穩定,而不是更多需要學習的東西。
但事實是:我們確實不再像過去那樣積極開發核心產品體驗了。自然而然地,人們會問:我們會開源它嗎?我們會把它賣掉嗎?我們對這兩種可能性都進行了深入的考量。
但真相是,這很復雜。
Arc 不僅僅是 Chromium 的一個分支。它運行在我們稱為 ADK(即 Arc 開發工具包)的自定義基礎設施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內部 SDK,專門用于構建瀏覽器(特別是那些具有創新界面的瀏覽器)。這正是我們的獨門秘方,它讓前 iOS 工程師能夠快速地原型化原生瀏覽器 UI,而無需觸及 C++ 代碼。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瀏覽器廠商不敢輕易嘗試新事物,因為成本太高,要脫離 Chrome 的生態也太復雜。
ADK 在 The Browser Company 瀏覽器基礎設施中的位置示意圖
ADK 也是 Dia 的基石。所以,盡管我們總有一天很想開源 Arc,但如果不同時開源 ADK,這種開源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而ADK 仍是我們公司核心價值所在。這并非說它永遠不會發生。如果有一天,開源它不再對我們的團隊或股東構成風險,我們非常樂意與世界分享我們所構建的一切,但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同時,請你們知道:我們并沒有試圖關閉 Arc。我們知道你們在使用它并依賴它。我們的許多家人和朋友也一樣,我們仍然愛它,并為此付出了多年的心血——無論是通過我們還是通過社區,我們希望并打算讓 Arc 找到一個像其過去一樣經過深思熟慮的未來。
06
構建 Dia 的契機
最后,我想開誠布公地告訴你們:Dia 并非是對 Arc 及其不足之處的應對。想象一下,在電燈時代來臨之際,你還在寫一篇文章來為自己放棄蠟燭生意辯護。電氣智能已經到來,如果我們假裝它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為適應時代所需構建的產品,未免也太天真了。
讓我更明確一點:我們所熟知的傳統瀏覽器將會消亡。就像搜索引擎和 IDE 正在被重新定義一樣。這并非意味著我們停止搜索或編程,而是我們進行這些活動的環境將變得截然不同,以至于傳統的瀏覽器、搜索引擎和 IDE 都會顯得像蠟燭,無論它們制作得多么精良。我們正在退出「蠟燭生意」,你們也應該如此。
「等等,所以 The Browser Company 不再制造瀏覽器了嗎?」
你們最好相信我們還在制造!但 AI 瀏覽器將與 Web 瀏覽器截然不同——而且本應如此。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堅信這一點,我們已經從以下三個方面看到了端倪:
1. 網頁將不再是主要的交互界面。傳統的瀏覽器是為加載網頁而生的。但未來,網頁(包括應用程序、文章和文件)將越來越多地作為工具調用,與AI聊天界面進行互動。在許多方面,聊天界面已然扮演著瀏覽器的角色:它們能夠搜索、閱讀、生成內容并進行回復。它們與 API、LLM、數據庫交互,人們每天在其中花費數小時。如果你對此仍有疑慮,不妨問問你還在高中或大學的表親——這些能夠抽象掉舊計算范式繁瑣的自然語言界面,已然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2. 但 Web 不會消失,至少短期內不會。Figma 和 The New York Times 不會變得不重要。你的老板也不會放棄團隊正在使用的 SaaS 工具。恰恰相反,我們仍需編輯文檔、觀看視頻、閱讀我們喜愛的出版商的周末文章。更直接地說:網頁不會被取代,它們將依然不可或缺。我們的標簽頁并非可有可無,它們是我們的核心語境。正因如此,我們認為桌面端最強大的 AI 界面既不會是網頁瀏覽器,也不會是 AI 聊天界面——它將兩者兼而有之。就像花生醬和果凍的組合。正如 iPhone 將舊有類別融合成顛覆性的新事物一樣,AI 瀏覽器也將如此。即使最終勝出的不是我們的產品。
3. 新界面往往從熟悉的舊模式中誕生。在這個新世界里,兩種看似矛盾的趨勢正同時發生:一是由于 AI 的發展,我們使用電腦的方式正在以超出大多數人想象的速度改變;二是人們遠沒有像 AI 業內人士認為的那樣,徹底拋棄舊有習慣。Cursor 在編碼領域驗證了這一點:去年,最引人注目的 AI 應用是一款基于傳統 IDE 但完全為 AI 重新設計的工具。OpenAI 隨后收購了另一個 AI 原生 IDE Windsurf,這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趨勢,即便他們內部已擁有強大的 Codex 代碼生成模型。我們相信,AI 瀏覽器將是下一個遵循此路徑、被徹底革新的領域。
這就是我們構建 Dia 的原因。我們一直夢想著打造一個真正的瀏覽器繼任者,甚至就是那個我們心中的「互聯網電腦」,只是它以我們從未預料到的方式呈現。
坦白說,我們可能會失敗,或者我們可能會部分成功但未能獲勝。我們仍然假設我們不知道。
但我們對此充滿信心:五年后,桌面端最常用的 AI 界面將取代過去的默認瀏覽器。就像今天一樣,市場上或許仍會有幾款主流產品(比如 Chrome、Safari、Edge),但關鍵在于,下一個定義未來的 Chrome 正在此刻被創造。至于它是否會是 Dia,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07
Dia:你未來的「互聯網之家」
The Browser Company的團隊匯聚于此,只是為了抓住那個哪怕微乎其微的機會,去構建一種能夠重新定義我們電腦使用方式的產品。一種也許,僅僅是也許,會被數億人使用的產品。一個能夠真正塑造人們生活和工作的軟件。它不只是一款應用程序,更是一個互聯網電腦。這正是吸引我們的地方,也是我們為自己所做的決定感到自豪的原因。
Dia 可能不符合你的喜好,也可能不會立刻獲得認可。但這依然是我們——真實地表達自我,構建我們自己會想使用的東西。我們充分意識到自己可能出錯,但無論如何,我們仍會堅持下去。因為我們相信這份初心至關重要,也正是這份初心引領我們走到今天。
這是我們的肺腑之言,我們真誠地希望你們會喜歡接下來的產品。
——Josh
The Browser Company ,2025 年 4 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