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辦案”改革在北京落地見效。
近日,公安部在京舉行全國公安機關“陽光下的守護”法治公安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澎湃新聞隨行參觀了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實地體驗了中心辦案場所的規范化、智能化,了解公安機關開展“一站式辦案”等系列執法機制改革措施的成效。
澎湃新聞注意到,海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探索建立的一系列工作機制,為全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推進提供了“北京樣本”。
比如,“一站式辦案”最大限度地減少民警跑路,實現為基層減負目標;強化執法監督管理統籌,讓基層執法更加規范和透明。此外,“三專一新”未成年警務工作機制推進幫教訓誡救助工作得以完善,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邁向新臺階。
采訪團參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感受辦案場所的規范化、智能化。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攝
“一站式辦案”北京經驗走向全國,為基層減負
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是新時代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點工程。當前,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日益朝著精細化、合成化、智能化、規范化等方向發展,有助于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是全國首家“一站式辦案、合成化作戰、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監督”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也是深化推進高質量法治公安建設、打造執法規范化建設創新生態體系的縮影。自2015年正式運行起,該中心即實現案件集中辦理,將團伙案件、全部刑事案件以及重點行政案件全部納入收押范圍集中辦理。
比如,該中心推廣的場所使用一站式機制,設置九大業務專區(執法辦案專區、一站式綜合服務保障專區、未成年一站式專區、合成作戰保障專區、案件管理專區、訴訟審核專區、案卷管理專區、涉案財物管理專區、政法訴訟服務保障專區),確保各類執法辦案業務場所全量支撐;優化設置刑事、行政、未成年、特殊、政法五類辦案分區,根據案件類別人員種類規范辦理;實現對犯罪嫌疑人審查訊問、羈押監管、司法鑒定、案件歸檔、行刑銜接、速裁審判等全量集中應用辦理。
海淀分局法制支隊民警李瑤介紹,該中心根據辦案單位送案規律設置了6個開放式審核窗口,每個窗口都可以完成分局所有行政刑事案件的線上和線下審批流轉,“我們將所有案件事項都進行網上申請流轉、網上反饋,最大限度地減少民警跑路,為基層減輕負擔”。
“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嫌疑人的收押看管、安全檢查、醫療體檢等工作都有專人負責,辦案民警可以集中精力投入案件辦理。”海淀分局法制支隊副支隊長王銳介紹,中心通過優化流水線式辦案流程,打造“一站式”執法辦案基地,最大限度提升辦案效率。
澎湃新聞注意到,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成立后,逐步推動基層辦案模式發生改變,所有辦案單位在抓獲嫌疑人后,第一時間送往中心開展偵查審查工作。具體而言,民警可第一時間通過警務終端預約入區。入區預約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二維碼。通過二維碼在門崗處進行掃碼核驗安全圍欄開啟放行,嫌疑人將會進入執法辦案專區。
如此,既確保了民警執法行為合法得當,又大大提升了辦案效率。同時,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還匯集了多警種、多單位,既有公安內部各個警種集中辦公,也有與案件辦理密切相關的外部職能單位入駐,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執法辦案的資源共享。
在監管方面,海淀分局還致力于讓執法更加規范和透明。王銳介紹,一是強化執法監督管理的統籌,依托辦案中心實施搭建了三級監督管理機制,即執法監督管理委員會、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和基層所隊案管組,通過強化專項調度、指導、督導和研判,推動各項執法風險問題的常態化巡檢和多輪次督導,消除各項執法風險隱患。二是強化執法源頭的全閉環管理,基層所隊是執法源頭,在全國率先出臺相關政策,完善市局警種分局和基層所隊的四級案管體系,對所有警情進行全方位監督和管理,以進一步提高辦案質量。三是,通過智慧案管平臺,實現了執法問題從預警、盯辦、整改、考核、培訓的閉環監督管理,實現基層執法的全面規范。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總隊總隊長肖松介紹,近年來,北京公安機關在全國首創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率先升級打造“一體化、場景化、實戰化”的2.0版“智能中心”,積極構建更優更強更具示范效應的執法規范化新生態,不斷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執法公信力。
自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立以來,這一北京經驗已經走向全國,成為展示平安中國和法治公安建設成效的示范窗口。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公安機關共建成市、縣兩級執法辦案管理中心3200余個。
未成年人警務工作機制:實行“三專一新”工作模式
涉未警務也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得到實踐。2019年,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成立了未成年一站式辦案區,推動海淀分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邁向新臺階。海淀分局法制支隊未成年人案件審查中隊民警李洋介紹,辦案區內,設有被侵害未成年人詢問室、心理咨詢室、家庭充能站等專業用房,依據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進行裝飾,將救助、訓誡、取證、體檢、安置及社會調查等功能匯集于此。
以被侵害未成年人詢問室為例,在違法犯罪案件中受到傷害的未成年人,在這里需要一次性完成詢問筆錄制作。詢問前,辦案民警會認真研究詢問提綱及重點,并對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做好心理撫慰。詢問室旁邊就是公檢法會商室,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可同步介入指導詢問過程。
李洋介紹,早在2014年,海淀分局就成立了未成年人案件審查專門隊伍,并把社工機構納入警務工作,負責處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和未成年被侵害案件辦理。同年,在海淀區看守所設立“青春觀護站”,“我們希望利用社工和民警為涉事未成年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行為上的矯正”。
彼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高發,海淀分局為此首創“犯罪臨界預防機制”,通過社工和民警對孩子進行訓誡。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但符合不予執行的法定情形的,未成年人案件審查中隊和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聯合開展治安拘留訓誡教育的試點工作。對違法未成年人設立為期三個月的關護幫教期,其間由民警、社工共同對違法未成年人進行深入幫教,通過未成年人父母、學校、街道多方跟進,使違法未成年人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并在關護幫教期結束后召開訓誡解除會,會上由未成年人本人、父母、社工談感受、談變化,最后由民警進行法治教育。
這一模式的確立,極大地完善了違法未成年人的后續幫教工作,使違法未成年人感受到社會和家庭的溫暖,幫教轉化作用成效明顯。“通過這種矯正,三個月后會進行評估。如果孩子符合評估要求,我們會解除訓誡。如果行為沒有得到矯正,會延長到6個月。”李洋表示。
未成年一站式辦案區依據未成年人的心理特點進行布置、裝飾。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攝
澎湃新聞觀察到,2015年,自執法管理辦案中心建立后,未成年人警務工作再次得到延伸。其一,由刑事案件管理向治安案件管理延伸。其二,從違法未成年人懲治到救助被害人。其三,從事后處理到全流程辦理的延伸。更為具體的是,派駐社工團隊,前置案審力量,專業化辦理未成年人案件,形成未成年保護工作機制,實現維權理念、辦案模式、介入機制的創新改變。
2020年,未成年人警務工作繼續延伸,實現未成年人案件法制全覆蓋指導,要求轄區內發生涉及未成年人案件,民警必須第一時間到辦案單位進行現場指導,從被害人一次性詢問、案件調查取證、拉列工作提綱、訊問涉案人員等逐項開展工作。
為此,海淀公安分局總結出“金盾護蕾”未成年人警務機制,獲評首都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示范項目。據介紹,這一機制的核心是實行“三專一新”模式,即:機構力量的專門化,設立專門的辦案隊伍;受理案件的專職化,專職辦理未成年人和在校生涉罪違法的各類刑事、治安案件;執法辦案的專業化,配置未成年人一站式綜合辦公區,配備24小時值守的司法社工隊伍,完善執法辦案體系建設;職能作用的創新化,填補法律盲區,延伸工作職能,摸索創新羈押出所后的跟進幫扶、特殊群體的跟進關懷、違法青少年的訓誡感化等工作模式。
2024年以來,海淀分局聚焦未成年人保護及未成年人犯罪綜合治理,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核心理念,探索完善“金盾護蕾”未成年人警務機制,組建了專業公安指導力量、專業執法辦案力量、專業司法社工力量、專業執法普法力量的“四專”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