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北
編輯 |蔣波
光伏行業低谷,股市持續低迷,本是積極回購、維穩股價的時候,捷佳偉創(SZ:300724)的股東們卻在忙著套現離場。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5月12日和16日,捷佳偉創連發兩條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減持的股份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0.72%和2.28%。
兩份公告披露的最高減持數量為10405000股。以5月23日53.24元的收盤價計算,減持金額大約是5.5億。
捷佳偉創成立于2003年,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池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2018年,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上市以來,公司實控人多次進行減持套現,華夏能源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已經降至上市初期的一半。
上市以來,公司業績持續走高,六年內增長超10倍,但資本市場并不買賬,公司股價“跌跌不休”,截至5月23日收盤,公司股價與2021年9月巔峰期209.22元/股的最高價相比,已經跌去大約74.5%,市值蒸發了540億左右。
業績與股價的背道而馳,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細究背后原因,除了大股東們忙著減持離場,壞賬增多、資產減值等問題也讓投資者紛紛避而遠之。
業績新高,難掩股價疲軟
根據光伏協會官方數據,2024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277.57GW,同比增長28.3%,較2023年的148%增速大幅下降。wind顯示,2024年,64家光伏上市公司總營收實現9310.96億元,同比減少22.4%,不少企業普遍出現營收下滑。
整個光伏行業疲態盡顯,但“買鏟子”的捷佳偉創卻業績水漲船高。去年全年,捷佳偉創實現營業收入188.87億元,同比增長116.26%;歸母凈利潤達到27.64億元,同比增長69.18%。
事實上,2018年上市以來,捷佳偉創的業績一路高歌猛進。上市之初公司營收規模為14.93億,凈利潤3.14億元。短短六年過去,公司營收規模擴張超10倍,凈利潤增長接近9倍。
如此給力的業績和高成長性,應該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捷佳偉創的股價卻顯得很疲軟,與投資者的高期待相去甚遠。
捷佳偉創的股價高點出現在2021年。彼時,光伏行業景氣度大增,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受此影響,A股市場的光伏板塊也走出了一波大行情:4月—8月,股價連漲,9月有所調整后,10月之后再度走強,直至年底。其中,股價漲幅最高的為晶盛機電(SZ:300316)和晶澳科技(SZ:002459),漲幅分別為132.05%和128.44%。
捷佳偉創的股價也水漲船高。2021年8月23日,捷佳偉創股價漲至歷史最高點,為209.22元/股。
但沒想到的是,公司股價隨后就開啟大幅下跌模式,2022年4月29日跌至45.62元的最低點。隨后反彈到2022年8月17日的167.1元,再往后就走上了延續至今的長長的下跌通道。
捷佳偉創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月K線,前復權)
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繼續攀高,但對股價的影響收效甚微。一季度捷佳偉創的營收為40.99億元,同比增長58.95%;歸母凈利潤為7.08億元,同比增長22.42%。財報公布后,公司股價僅在4月24日當天漲了5.79%,之后又連跌三天。
對公司難看的股價,在5月12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多位投資者表達了對公司市值管理的不滿。公司董事長左國軍表示,會通過多條措施積極維護股價,以及持續聚焦主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等。
但是,還沒等到公司維護股價的具體措施,等到的卻是兩份股東們減持套現的公告。
多次減持,實控人持股要降一半
實際上,上市以來捷佳偉創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多次集體減持,這讓投資者看不到長遠發展、穿越周期的希望。
捷佳偉創由蔣柳健、余仲和左國軍共同控制,三人在2012年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2017年7月,蔣柳健因病去世,其生前持有的捷佳偉創23.71%的股權一半為其配偶梁美珍所有,另一半由其子女蔣婉同、蔣澤宇繼承。由于蔣婉同、蔣澤宇當時還未成年,二人的股東權利由其法定代理人梁美珍行使。
2017年8月,梁美珍與余仲、左國軍簽署《一致行動協議》,三人為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間接持有和控制捷佳偉創48.23%的表決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中余仲直接和間接持股13.43%;左國軍直接持股11.10%。
捷佳偉創登陸創業板后,梁美珍、余仲、左國軍、蔣婉同和蔣澤宇五人開始不斷減持公司股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述五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僅為27.31%。其中第一大股東梁美珍已降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降至7.26%,蔣婉同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余仲、左國軍持股比例分別降至8.44%、7.52%。
捷佳偉創截至一季度末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上述人員的減持并未結束。5月12日和16日的減持公告,就是最新的兩起。
12日公告顯示,余仲擬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1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52%;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恒創匯業、弘興遠業、鼎佳匯業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2%。
16日公告稱,余仲計劃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73.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50%)。蔣澤宇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28%),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2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50%)。
這兩份公告的股份全部減持完成后,余仲、左國軍、梁美珍、蔣婉同、蔣澤宇五人所持有股份將降到24.31%,比公司上市之初的控股比例減少一半。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的密集減持,即便業績再優秀,也讓外界對其前景疑慮重重。
賬款回收難度大,壞賬攀升
業績不斷攀新高,股價卻跌跌不休,除了股東減持讓投資者信心不足外,還與公司潛藏的財務風險有關。華夏能源網發現,在整個光伏產業深處寒冬、中下游廠商哀鴻遍野的大環境下,捷佳偉創面臨著賬款回收難度大的問題。
財報顯示,2022年以來,捷佳偉創應收賬款持續走高,2022年至2024年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0.63億、33.95億、47.29億。截至2024年底,公司應收賬款占到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已經達到25.04%。其中,三年以上賬齡的賬面余額為2.95億元。由于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增加,公司報告期內信用減值損失達6.64億元。
對此,捷佳偉創稱,近年來,因光伏電池片廠商擴產迅猛,公司營業收入呈現增長趨勢,應收賬款隨之大幅上升。
2024 年捷佳偉創應收賬款情況
在公司應收賬款中,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占公司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總額的40.04%。大客戶回款難一度讓捷佳偉創選擇對簿公堂,今年3月,捷佳偉創向法院起訴華東重機(SZ:002685)子公司——華東光能,欲追討設備余款、違約金等共計2.08億元。4月華東光能反訴捷佳偉創,要求捷佳偉創支付遲延交付違約金、因遲延交付設備產生的經濟損失、因設備不符合約定的技術標準產生的經濟損失等共計3.06億元。
華東重機2024年年報顯示,華東光能已經資不抵債了,凈資產為-1.28億元。另外,華東光能還提出每月支付100萬、分200個月付完欠款的超長分期付款解決方案。由此來看,捷佳偉創要想拿回這2.08億元恐怕有點難度。
為解決回款難的問題,捷佳偉創還無奈采取了“債轉股”的辦法。2025年2月,捷佳偉創以債轉股方式對潤陽股份進行增資,轉股債權總額為7.2億元。增資完成后,捷佳偉創持有潤陽股份股份4050萬股,占總股本的8.0899%。
此外,為加快資金回籠,公司還為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光同程”)做擔保。根據財報,和光同程擬向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及其下屬機構申請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的銀行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24個月,貸款資金將專項用于償還購買捷佳偉創的設備款。捷佳偉創為該筆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和保證金質押擔保。
只是這樣子的做法,雖然拿到了錢,如果被擔保方還不上銀行貸款,最終捷佳偉創還得兜底,最終又是一筆壞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