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成都女子在家門口被害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2024年6月9日,梁某某攜帶兇器無故滋擾王某雅家門,保安到場勸離時,雙方發生沖突,梁某某突然行兇致27歲的王某雅左肺破裂,最終因失血過多不幸離世。
經鑒定,梁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癥”,案發時被評定為“部分刑事責任能力”,檢方以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
案件曝光后,多重爭議接踵而來:
梁某某此前多次在小區內滋擾住戶,2023年8月曾因攜帶兇器被警方警告,但未受到有效約束;物業存在門禁管理松散、保安年齡偏大且應急處置不力等問題,間接導致了悲劇發生。
受害者母親王女士表示,女兒生前品學兼優,案發時通過微信向她呼救,而梁某某親屬案發后態度冷漠,未道歉或聯系家屬。
王女士的委托律師強調“精神病不是免死金牌”,要求判處梁某某死刑,并計劃追究物業責任。
目前,庭審因需重新取證宣布延期,檢方將重點審查精神鑒定結論及物業責任。
三刀認為,案件的核心爭議在于“精神病人”刑事責任的認定。
相關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時犯罪,不負刑事責任,但需強制醫療;若被評定為“部分刑事責任能力”,則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然而,遺憾的是。
雖然這一規定的初衷是體現“人道主義”,但在實踐中卻常被質疑為“免死金牌”。
甚至有網友質疑:“狗患狂犬病傷人會被處死,瘋牛失控會被擊斃,為何精神病人殺人卻能免責?”
這種類比雖不嚴謹,卻折射出了最樸素的正義觀——當個體生命受到威脅時,社會不能以“保護弱者”之名,讓無辜者成為犧牲品。
庭審現場外,“必須死刑”的呼聲此起彼伏,社交媒體上,類似“精神病殺人必須償命”的評論數以萬計。
由此看來,公眾對法律漏洞的憤怒可見一斑。
我相信這種情緒的背后,是對生命權的珍視以及對司法公正的期待。
當然,輿論的焦點不僅在于個案的判決,更在于法律體系的完善。
公眾呼吁修改刑法中關于“精神病人”犯罪的條款,認為即便不能判處死刑,也應終身監禁并追究監護人的責任。
這種訴求并非情緒化的宣泄,而是基于現實的理性考量。
所以,面對這場法律與人情的博弈,我們應該在人道主義與社會正義間找到平衡點。
一方面,對于確屬發病期的“精神病人”,強制醫療是必要舉措;另一方面,對于具有部分責任能力的兇手,必須依法嚴懲,以彰顯法律的威懾力。
正如法律學者指出的那樣:“精神病不是犯罪的擋箭牌,法律應根據行為后果而非疾病標簽來量刑。”
或許,本案的意義在于,它時刻在提醒我們:當法律的天平因“精神病”而傾斜,當無辜生命因疾病標簽而消逝,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個案的公正判決,更是對法律體系的深刻反思。
只有讓法治之光穿透人性的暗角,讓每個生命都得到平等的尊重,才能真正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終極追求。
文章最后,希望此案能成為推動法律進步的起點,最后讓“殺人償命”的樸素正義,在法治框架下得以伸張!
請【 點贊 】,點【 在看 】,把文章【 轉發 】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微信最近更新規則啦,只有星標這個公眾號的讀者,才能看到正常的內容更新。記得:點公眾號頭像圖標—點右上角“...”—點“設為星標”,這樣就不會錯過更新啦~
歡迎加入我的付費社群,里面有時事熱點探討、好書推薦、往期被禁文章分享、公眾號寫作教學等,費用99元/年,歡迎掃碼加入: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