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公共交通和自行車通勤近年來在德國逐漸受到推廣,但數據顯示,私家車仍是德國職場人士通勤的首選。根據聯邦統計局基于“微觀普查”(Mikrozensus)初步數據發布的報告,截至2024年,約有65%的通勤者依然習慣駕車上班,雖然相比2020年的68%略有下降。
▲圖源:Michael Gstettenbauer/IMAGO
緊隨其后的是公共交通工具。2024年,16%的受訪者表示通常乘坐公交或火車上下班,略高于五年前的14%。統計局認為,這一小幅增長或與2023年推出的“德國票”(Deutschlandticket)有關。該票價制度得到許多雇主的補貼甚至全額報銷,從而提升了通勤者對公共交通的接受度。
與五年前相比,騎行通勤的比例保持穩定,占比為10%;步行上班的比例則從6%上升至7%。也就是說,盡管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和綠色出行政策逐漸落實,但從整體數據來看,德國大多數職場人士仍未徹底改變“開車上班”的習慣。
通勤時間方面,統計局指出,70%的上班族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其中,每五人中約有一人通勤時間少于10分鐘,半數則在10到30分鐘之間。僅有6%的通勤者每天單程需要一小時以上。
▲圖源:br.de
從通勤距離來看,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地點距離住所不到5公里;22%通勤者的單程距離為5到10公里;29%在10到25公里之間。25公里以上的比例也不容小覷,其中15%每天往返25到50公里,5%的通勤者甚至需跨越超過50公里的距離。
此次數據采集周期為四年一次,僅涵蓋受雇勞動者。樣本覆蓋德國約1%人口,具有較強代表性。
盡管“工作用自行車”“員工交通補貼”等政策正逐步推廣,但從現實出行模式來看,德國在“綠色通勤”方面仍面臨傳統出行方式根深蒂固的挑戰。在城市擁堵持續、環保議題升溫的背景下,未來能否更有效引導通勤者“棄車轉乘”,可能仍需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
(歐洲時報德國版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5月28日至6月3日,新一屆“德國中國電影節”將在柏林巴比倫影院(Babylon Berlin,地址:Rosa-Luxemburg-Stra?e 30, 10178 Berlin)舉行!所有電影的展映日期現已公布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