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政策對長期受困于政府應收賬款拖欠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而言,既是緩解資金壓力的“及時雨”,亦是對地方政府支付能力與產業可持續發展平衡的考驗。清氣團跟多位垃圾焚燒運營企業負責人交流中迫切感受到企業希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的好政策落地見效,相關機制能為企業“撐腰做主”,讓企業“敢要錢”“要得來錢”。
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下稱《條例》)將于6月1日正式施行,明確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向中小企業支付款項的最長期限為60天,逾期需按日萬分之五支付違約金,并面臨信用懲戒。
條例還明確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對機關、事業單位在公務消費、辦公用房、經費安排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對大型企業在財政資金支持、投資項目審批、融資獲取、市場準入、資質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應當每年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事業單位、國有大型企業向其主管部門或者監管部門報告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業款項情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定期聽取本行政區域內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匯報。
明確對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政策落實不到位、工作推進不力、嚴重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等情形,有關部門可以采取函詢約談、督辦通報等措施。
這一政策對長期受困于政府應收賬款拖欠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而言,既是緩解資金壓力的“及時雨”,亦是對地方政府支付能力與產業可持續發展平衡的考驗。
清氣團跟多家垃圾焚燒運營集團企業負責人交流中,迫切感受到企業希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的好政策能落地見效,相關機制能為企業“撐腰做主”,讓企業“敢要錢”“要得來錢”。
同時,修訂后的條例,還增加金融支持力度條款。明確鼓勵、引導、支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降低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為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知識產權、政府采購合同、存貨、機器設備等為擔保品的融資提供便利。
年初,清氣團智庫曾刊發調研文章:呼吁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拖欠賬款等相關問題,垃圾處理費和補貼要及時支付。
剛性政策約束與信用懲戒雙管齊下
破解行業應收賬款高企“頑疾”
《條例》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采購貨物、工程或服務,需在交付后30日內付款,合同約定最長不得超過60日;大型企業付款期限則為60日,且不得以第三方付款進度為由拖延支付。此外,拖欠行為將被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失信主體面臨融資限制、項目審批凍結等聯合懲戒。
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收入主要依賴政府支付的處理費、售電收入及可再生能源補貼。然而,近年來國補退坡、地方財政承壓,導致行業應收賬款持續攀升。以圣元環保為例,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應收賬款達13.8億元,占2024年總營收約87%,其中國補拖欠及地方政府處理費欠款占比超六成。
行業整體應收賬款占營收比重普遍超高,部分企業賬齡長達4-5年,嚴重制約現金流。
化債政策與預算管理并重
短期陣痛與長期優化
清欠存量債務:財政部近期提出“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地方可通過專項債、再融資工具優先償付環保領域欠款。
強化預算剛性:新規要求機關單位嚴格按預算執行采購,政府項目不得由企業墊資,倒逼地方政府將垃圾處理費納入財政優先支付范疇。
建立督查機制:省級以上政府需定期督查支付情況,對執行不力部門約談問責,并通過公開逾期信息強化社會監督。
利:現金流改善與風險緩釋
加速回款:60天支付期限縮短賬期,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降低融資成本。
規范市場秩序:遏制“背靠背”條款、強制商業匯票等變相拖欠手段,減少交易糾紛。
弊:地方財政壓力傳導
支付能力分化:經濟欠發達地區或面臨預算調整難題,可能延緩新項目審批,影響行業擴張。
補貼退坡疊加效應:國補退坡政策下,若地方處理費支付未能同步提速,企業盈利模型仍存挑戰。
多維破局與模式升級
政策協同與市場化轉型
強化賬款管理:成立催收專班,分類制定清收策略,對賬齡長、金額大的欠款采取法律訴訟,并利用新規投訴機制向監管部門施壓。
優化商業模式:推動輕資產運營,減少墊資依賴;探索“處理費+綠證收益”雙輪驅動,通過綠證交易對沖補貼缺口(如常州綠色動力通過綠證交易新增收益)。
深化政企協作:與地方政府協商動態調整處理費定價機制,掛鉤通脹或熱值變化,提升抗風險能力。
技術降本增效:通過智能化焚燒、余熱利用等技術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現金流自生能力。
新規的落地需與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坡、綠證交易擴容等政策協同,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長期看,行業需從“政策依賴型”向“市場化驅動型”轉型:
拓展收入來源:結合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重啟機遇,開發碳資產收益。
布局循環經濟:延伸至供熱、有機肥、IDC耦合等產業鏈,提升項目綜合收益。
國務院新規為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注入強心劑,但根治“拖欠痼疾”仍需地方政府化債進程、企業模式創新與政策精準支持的合力。唯有通過全鏈條治理,方能將“紙面權益”轉化為“真金白銀”,護航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文 | 高級分析師 寧旺輝
編輯 | 晨雨
圖片| 清氣團整理
本文系【清氣團|固廢展望】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 走訪《垃圾焚燒的中國方案》入圍企業 || 走訪《垃圾焚燒的中國方案》入圍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