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當中,已經是農歷的五月初二了,五月也被稱之為“毒月”,這個月份雨水比較多,濕氣比較的重,而且還時常伴隨著高溫,對于莊稼人來講,這天不僅要忙碌著插秧,還有小麥也已經成熟,天氣好的時候,就得趕緊采收,以免耽誤了農事。
大家知道嗎?五月的開始,它是可以起到預兆天氣的作用的,后續的天氣走勢,可以從五月的頭幾天,得到相關的一個答案,這也是人們生活的經驗總結。比如說,像在我們當地就有“旱不旱,五月看初二”,意思就是后續是干旱,還是下雨,就看農歷五月初二的一個天氣。
看到這里很多人估計也比較的好奇,為啥五月初二,可以預兆后續的一個天氣?
哪怕是以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它都是有根據的,因為五月初二正值夏季風年逐漸增強的一個階段,冷暖空氣交匯的比較頻繁,此時就容易出現持續的降雨,反之,如果是天氣比較的炎熱,那么就容易加劇土壤蒸發,從而引發干旱。
而以前的人,沒有天氣預報,只能是通過觀察這些,來總結出規律,這也用事實證明,氣候確實是存在一定周期性的。而且,人們還可以根據物候來進行判斷,比如說“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有雨山戴帽,無雨云攔腰”等。
今日五月初二,下雨有啥預兆?農諺咋說?
農諺一:五月初二晴,三伏火中燒
這句農諺的意思就是,如果五月初二,也就是今天出現了天氣晴朗的一個情況,那么到了三伏天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而在江淮地區,也確實驗證了這個說法。這天是晴天的話,68%以上,三伏會特別的炎熱。
農諺二:五月初二落一陣,小麥雨中來收割
這句農諺是告訴我們,五月初二如果是出現了下雨的話,那么后續的天氣,可能都會以降雨為主,這樣就會導致夏季收獲,出現持續的陰雨天氣。
這對于農作物是極其不利的,很容易導致出現發霉的一個情況,從而會影響到最終的一個收成情況。
農諺三:雨打五二頭,四十五天牛歇溝
意思就是五月初二這天如果是出現下雨的話,那么后續一個半月,雨水都會比較的充沛,都是以雨水居多,這個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梅雨季提前了,我們要注意防澇,尤其是種下去的作物,更是要懂得及時的排水。
農諺四:初二蛤蟆叫,蓑衣不離腰"
這里的初二,說的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二,如果是出現了蛤蟆叫的一個情況,那么就要年注意了,蓑衣不能離身,意思就是降雨也比較的頻繁,當然這個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像蛙類異常鳴叫常與低壓系統相關,它也是華南地區強降雨預警信號。
今日出現了下雨的一個天氣,那么也就預示著后續的天氣,都會以雨為主,而在南方地方,也告訴我們,梅雨季已經提前了,大家趁著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搶收,以免耽誤了農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