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密路小學的同學們迎來了一堂特別的體驗課,來自程家橋街道圖書館的老師們將非遺技藝濕拓畫送進了學校,帶領孩子們共同體驗。
以水為紙、以錐為筆,能畫出什么樣的畫?中午,程家橋街道圖書館的老師們帶著這些特別的“紙筆”工具走進了哈密路小學的教室,為孩子們講解土耳其濕拓畫這一技藝。
濕拓畫就是在水上作畫,以紙拓印。2014年,這門獨特的藝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濕拓畫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繪畫方法,目前,有濕拓畫印記的只有中國、日本和土耳其。
“濕拓畫看似是在水上作畫,但這個水并不是真正的水,而是調了畫液的水。”老師一邊向孩子們演示,一邊講解作畫的方法。“所以,我們用的筆也不是大家平時用的畫筆,而是金屬畫錐。這些畫錐有粗有細,能在水面劃出不一樣的筆觸,有的可以像樹枝一樣粗,也有的可以像頭發一樣細。”孩子們好奇地注視著老師手中的畫錐,躍躍欲試。
“我們先把顏料小心地滴進水里,然后再用畫錐劃出自己想要的圖案。”隨著老師的動作,一滴藍色的顏料落入水面,逐漸變成了一朵玫瑰,而將紙張放入其中拓印后,這朵玫瑰又成為了可保存的作品。“哇——好漂亮啊!”“我也想試試!”孩子們被這門精美的技藝所震撼。
穿上小圍裙,拿起作畫工具,孩子們要開始自己創作濕拓畫啦!“這一滴是藍天,這一滴是白云……”孩子們認真挑選顏色、規劃色塊,然后拿起畫錐,細致地在水面上刻畫自己的圖案。“稍微彎曲一下,花瓣就變出來了。”老師在一旁輕聲指導。很快,孩子們就做好了專屬于自己的濕拓畫作品。盤旋在天空中的小鳥、威風凜凜的龍、漫山遍野的小花……孩子們的畫作既生動可愛又富有想象力。
“第一次畫這種畫,像玩游戲一樣,好有意思!”“原來在水里也可以畫出這么多好看的畫!”“希望之后還有機會玩,我會畫得更好看!”……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說。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程家橋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非遺魅力”系列活動之一。為了宣傳推廣非遺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程家橋街道近期將開展多場與非遺相關的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等方式,讓非遺技藝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部分圖片來源于程家橋街道
撰稿/攝影:譚奕茂
編輯:史煥煥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