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行業的“卷”,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一直有不一樣的看法。在5月27日的長安股東大會上,朱華榮再次對此發表了看法。就在上周末,比亞迪掀起了新一輪降價。在5月24-25日兩天時間中,比亞迪海洋、王朝網宣布推出限時一口價或限時補貼的促銷舉措,涉及共計22款智駕版車型,最高補貼達5.3萬元,時間自5月23日至6月30日。
比亞迪的降價引發了關于整個車市的降價潮的可能。實際上,就在比亞迪降價的第二天5月26日,吉利銀河就宣布推出全系限時購車補貼政策(除熊貓系列外),覆蓋星愿、星艦7 EM-i、E5等多款熱門車型,補貼幅度從5000元至2萬元不等,活動持續至6月1日。此次優惠疊加國家以舊換新政策,部分車型“白菜價”甚至低于10萬元,堪稱年內最狠促銷。
外界十分好奇,長安如何看待仍然在不斷進行的降價,還有會如何應對這種變化。朱華榮對此表示,在這一輪競爭里面,大家都非常的卷,但他認為這是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行業進入到一個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朱華榮認為,這意味著行業即將進入健康的一個開始,而不是末日。
“所以你看不僅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產業都是這樣,都是有非常痛苦的這個階段,然后最后回到一個良性的價值回歸線上。不超過兩年,一定會回歸的。”朱華榮說。但是他同樣也強調,汽車行業現在也已經有一些風險暴露出來。現在資本市場越來越理性,社會各界的投資也越來越理性,企業各項經營也轉向追求穩健。同樣預警還有長城董事長魏建軍,相對于朱華榮的含蓄,魏建軍直接以“車圈也存在恒大”來形容當下的風險。
魏建軍說,“汽車界的恒大已經存在了,只是還沒爆雷”。他指出,這些企業通過虧本賣車、瘋狂融資、股價炒作等方式維持運營,最終可能會像恒大一樣資不抵債而崩盤。同時,魏建軍還以“0公里二手車”來佐證。這里,“0公里二手車”指的是幾乎沒有行駛里程,但在法律上或登記手續上已不再是“全新車”的車輛。
對于魏建軍的言論,朱華榮并沒有過多點評,只表示這是魏總在提醒行業,就如同“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一樣。不過,朱華榮在股東大會上還是強調了企業的社會職責,并強調“賺錢很重要,但是不要只是盯著那一點錢。”
不過,對于長安而言,眼下其幾個品牌的“賺錢”大事,還是很受股東的關注。
2024年,長安汽車營業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與銷量增幅相匹配,但營收增幅創下多年來新低。另外,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73.21億元,同比下降35.37%,創下近五年來最大跌幅,同時也是近五年來首次下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更是縮水至僅有25.87億元,同比下滑31.59%。
其中,深藍虧損15.72億元,阿維塔虧損40.18億元。顯然,這兩大品牌的表現已經嚴重影響了長安的業績表現。那么,這兩個品牌什么時候能夠盈利,在什么規模上可以實現盈虧平衡呢?
長安汽車CFO張德勇表示,盈虧平衡點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受到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固定的費用,研發投入也可大可小,最重要的是銷量,單品的盈利情況。他表示,從總的情況來看,長安2024年新能源銷量為73.5萬臺,今年目標是百萬,同比增長36%,通過銷量的增長正向盈虧平衡靠近。他還透露說,在2024年通過實行以新能源為中心的專項行動,長安整個新能源盈利同比改善了20%。
張德勇說深藍在去年已經能夠實現了單月的盈虧平衡。今年在投資不減、固定費用不降低的情況下,深藍的盈虧點在月銷3萬臺。他表示,從今年的規劃來看,深藍是有可能達到平衡點的。而另一個品牌阿維塔目前還處于投入期,2025年達到盈虧平衡難度比深藍大,但通過全產業鏈降本增效,也會迅速改善盈利,降低盈虧點。“2026年有希望達到。”張德勇說。
朱華榮還特意解釋,在品牌方面,深藍和啟源并不存在沖突。他以重慶小面為例,有豌豆面有炸醬面,并不是因為有了豌豆面,就不能有雜醬面,并且這些面的價格差別并不大。
長安啟源與深藍都是主流市場,但是所滿足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啟源和深藍用戶平均年紀相差4.9歲。從定位上來說,啟源是定位新主流大眾家庭用戶群體,價格帶主要聚焦在8-30萬,實際上產品落腳在8-25萬。而深藍是年輕人群,價格帶是15-35萬。而阿維塔20-70萬之間,今后可能還會做一些調整。
此外,在資源分配來說,深藍和阿維塔是通過融資發展,用社會資本在發展,對公司的資源占有不多,而啟源就是全部自己資源來支持發展。
在產品上,明年整個啟源要突破60萬輛。阿維塔本月要進入13000輛+的月銷量,到2027年的話阿維塔要實現40萬輛的年銷量,而到2030年要實現80萬輛的目標。其中,2027年海外目標是實現6萬臺年銷量。在深藍上,長安認為,深藍在打造爆款產品上需要產品力、品牌力和營銷力三者結合,從前期發展來看,產品力沒有問題,缺的是品牌的開發和營銷能力。這是長安深藍要快速補齊的。
除此之外,朱華榮再次就東風長安合并做出回應。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重組是有利于長安汽車未來發展,長安汽車會充分利用這次重組帶來的一些機遇。他也強調稱,重組不會影響長安汽車既定方針、既定的戰略發展。
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和東風汽車重組是國資委基于全球化競爭的審時度勢,利用新能源智能化技術來打造世界一流智能新能源科技集團和品牌,對于央企汽車產業來講是戰略性重大舉措,是汽車行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
此外,朱華榮強調稱,這次重組對于長安汽車未來國際化、全球化、市場化等發展更加有利,不會因為重組改變長安汽車既定的一系列戰略和技術發展方向,不會調整品牌、既定方針和戰略。不過,外界好奇的是,若東風長安的品牌都不做調整,那整合要如何實現協同效應,避免內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