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這次下鄉聽到人抱怨,高中落實實行雙休日制度,本意是給學生減負,但是實際上卻給家長增加了焦慮成本:
第一,擔心地區之間的雙休日落實程度是否一致。假如某個地區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豈不是造成不公平競爭?
第二,擔心學生之間的不公平,畢竟不同學生家長掌握的資源和能付出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如果有的同班或同校學生進行補課,當然是偷著補,老師一側也是偷著補,據張雪峰透露,還曾出現跨區補課的情形,這個時候普通家長(沒有補課支付能力或者沒有人脈挖到補課老師的家長)又該如何面對?
這件事情其實是非?;闹嚨?,但是又合理的。
荒謬是因為:
國家制定政策的 本意是減輕學生內耗,減輕學校之間的內耗,還學生更多休息時間,但是實際上這種空缺卻成為一些有資源和能力條件的家長鉆空子的好機會,而一些偷偷參與補課的老師也在這個過程中悶聲發大財。
政策是好的,但是家長和老師卻不領情。
合理在于:
高考是競爭制度。千年以來,考考考是先生的法寶,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高考上不去,一切都是白搭,盡管上去了不一定就能搭。
既然是競爭制度,那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盡管國家有約束,但是監管總有漏洞,于是新的偷著補課成風。參與補課的老師與不參與補課的老師之間也形成了某種潛在競爭關系,最后劣幣驅逐良幣,大家都想搭補課的船,賺外快。
作為政策制訂方,系列動作堪稱操作完美:
雙休日我也落實了,偷補課我也禁止了。
但是問題就出現在執行。
如果執行不到位,必然引起之前的平衡的打破,形成新的失序現象。
如何落實監管或執行,我們其實還是有一些辦法的:
落實雙休可以明察暗訪,張雪峰提到有些地方采取無人機監控。這種面上的監控其實很好做到,一般學校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除非它們另外安排場地進行周末補課。但是這落實起來成本高,風險大,一般學校不會這樣做。
難就難在如何監管老師偷著補課,因為這是個別性,甚至帶有私密性的過程。過去監管主要靠舉報。但是在雙方同意、約定清楚、樂意合作的情況下,一般家長或學生不可能去舉報。
過去我們看到有的地方開除某某,殺雞儆猴,也只是個案。補課之風依然暗行。
這個即使給每個老師配備一個跟蹤器,都不能實現,因為你知道他去的地點,但是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除非要求他提供現場錄像。
即使這樣,誰又有意愿和主動性去監管這些老師呢?
結論:
說到這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制度是系統性的,單純在某一點或某一面貼膏藥補鍋洞,是沒有用的。剛才說的雙休日制度就需要與落實禁止教師補課結合起來。
另外,禁止教師補課這個制度為什么一直空轉,就是因為這項制度落實起來難度大,必須犧牲教師的人身自由才能形成有效監管,而這又與整個大的人權法律法規系統沖突。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那些天資中等的學生注定在這個考試制度和教育制度體系中,淪為被宰割的犧牲品。
(全文完)
了解變局,了解時代,關注我們
頁底留言功能已開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