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長最關注最擔心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負擔問題,尤其是中小學的家長,幾乎都對孩子的學習有很深的焦慮感。對此,近日上海市教委出臺作業管理的“負面清單”。目的就是為了給家長和學生進一步減負,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們看看關于作業管理的負面清單:
可能很多人感覺都很熟悉,其實這就是幾年前雙減的一些內容,特別是作業方面的,幾乎一模一樣。時隔多年,為什么上海再次發布類似于雙減內容的負面清單呢?有什么深刻寓意嗎?
說明學生負擔依然沉重,大多數學校并沒有執行好當年的雙減政策。
上海市教委為什么忽然發布這個作業清單?一定是學生負擔沉重,而且到了必須改革的地步了。這說明雙減政策這么多年,并沒有給學生真正的減負,很多地方學生的負擔反而是比過去更重了。
事實上,這些年教育確實更內卷了,學生更累了。以教輔資料為例,雖然杜絕了老師們向學生推薦教輔,但杜絕不了學校私自訂教輔。看看每個學校,哪個真正實現了一教一輔,很多學校都是一教三輔甚至是四輔,而且都是學校光明正大訂的。還有考試問題,雖然雙減明確規定,小學不得組織期中測試,但實際上,各校都在進行,只不過換了個名稱而已,有的改為“階段性檢測”;有的改為“質量考評”等等。
可以說全國的學校,大多數都沒有很好的執行雙減政策,學生負擔普遍比過去更沉重,學生抑郁有心理問題的也比過去更多。
學生負擔沉重背后的根源是什么?真的是老師作業多的問題嗎?
上海市教委雖然頒布了作業負面清單,但學生負擔沉重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這可能才是廣大家長關注的?難道僅僅是因為老師布置作業多?
首先一定是我們的考試制度決定的。特別是中考和高考,看看這些年,特別是新課改之后,考試題是一年比一年難,基本不考書上的題,都是各種拓展和思維題。中高考在不斷地加大難度,卻讓一線老師來減負,這真的符合實際嗎?
其次,是我們的考核制度決定。我們的教育一直是以學生成績來評價老師的教學水平的,各種榮譽、職稱、獎金也向升學率高的教師傾斜,在這種功利性極強的評價制度下,想讓老師們置身事外,不關注學生成績給學生減負也不太現實吧,畢竟老師們也要生存,也得面臨各種激烈的競爭。
所以學生負擔沉重不僅僅是老師的原因,更不僅僅是作業的問題,孩子們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誰敢減負?誰能減負?
教育需要一系列的改革,而不僅僅針對學校老師的限制。
現在的教育,往往把各種問題矛盾都對準學校和老師,好像罪魁禍首和根源都在學校老師身上,這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問題學生越來越多,還是學生負擔日益沉重,都是很多種原因造成的,老師學校也是受害者。但是現在,很多人都矛頭都指向了老師,認為是老師布置作業多造成的,難道老師們不知道不布置作業更輕松嗎?他們為什么要布置作業?還不是層層壓力導致的?是誰在給老師施壓?
中高考制度不改革,考核制度不改革,考試內容不改革,教材不改革,僅僅讓老師少布置作業就能改變現狀嗎?學生就不內卷了嗎?
我們的教育從來不缺好的制度,關鍵是怎么去落實。制定再多再好的制度,如果沒人去執行落實也沒有用。造成學生負擔沉重是有很多原因的,這些根源不解決,出臺再多的減負措施估計也沒用,還會像當年的雙減一樣,不了了之。
大家對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