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烏克蘭戰爭僵局下,雙方是否邁向和平,將取決于特朗普是否愿意以行動兌現對普京的強硬表態。 CNN指出,若特朗普真想擺脫被普京玩弄的局面,最終只有2條路線可以選。 一位專家更表示,美國在俄烏談判中可能會采取更低調、間接的角色,而普京似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CNN報導,特朗普與普京的通話未帶來任何實質和平進展,反而凸顯特朗普缺乏施壓普京的意愿,也加深美歐在止揚言退出談判是典型的交易高手手法,但鑒于特朗普政府對援助烏克蘭的高度懷疑,這一次可能不是虛張聲勢。
川普也讓外界感受到,美國在俄烏談判中可能會采取更低調、間接的角色。 他甚至拋出一個模糊的試探性構想,由梵蒂岡與美國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介入斡旋。 但大多數觀察人士都認為,若美國不施加最大杠桿壓力,根本不可能實現和平。
美國前國家情報副總監桑納(Beth Sanner)表示:「我們看到的,是普京依然提出極端的談判條件...... 只達成了談論'未來和平協議的框架'的協議,甚至只是可能在許多其他協議之后,才有的停火。 這通電話,很難不這樣看待:普京似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另一則分析文則指出,第一種選擇是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盡管特朗普曾主張這樣會妨礙外交,他在周日的紐澤西對記者表示,這絕對是他考慮的選項之一,他可以像前任總統拜登,請求國會批準對烏提供新一輪武器。 不過這樣就代表一次政治上的大轉彎,對他本人而言相當尷尬,因為先前反對援烏,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策基礎之一,這代表他必須承認,自己能夠掌握普京的信念是錯誤的。
另一種可能性,也是烏克蘭與歐盟最怕的,就是特朗普兩手一攤,聲稱烏俄雙方都不想要和平,美國應該退出干預,俄羅斯將因此攻打烏克蘭,并讓其侵略行動獲得事實上的認可,對歐洲安全與美國的撤退主義創下災難性的先例。
而特朗普周一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的貼文,也可以被解讀為美國準備撤出的煙霧彈。 他寫道:「這場戰爭若是我當總統,根本不會發生。 這是澤倫斯基、普京與拜登的戰爭,不是'特朗普的'。」
如今,特朗普的威信正受到挑戰,若他想快速結束戰爭,就必須拿出與之相符的具體行動,包括:對俄實施次級制裁、加強對烏軍事援助,如提供愛國者飛彈等,不過這也可能沖擊他與印度等盟友的關系,更存在升高與俄對抗的風險。
有官員指出,特朗普過去言多于行,如今是否會出手有待觀察,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可能在試探輿論、尋找政治空間,歐洲領袖如馬克龍、梅爾茨則透露,特朗普似乎開始認清普京的虛假承諾。 盟友普遍希望特朗普轉變立場,但沒人能斷言他最終會采取何種行動。
最后報導指出,關于特朗普終于「看清普京本質」的說法,有兩個問題。 首先,他從來就不熱衷批評普京。 其次,俄羅斯領導人在戰爭中的冷酷手段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因此,輕信特朗普周末的強硬言論是相當冒險的。 他的發言其實更像是為了政治目的,用來轉移記者針對烏克蘭最新暴行的提問。 而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他也成功地因為「對普京強硬」而博得不少頭條。
但最近幾年的歷史顯示,一旦這類時刻過去,特朗普往往就會轉移注意力,投入下一件事。」美國前國家情報高層官員桑納(Beth Sanner)表示:「你必須向真正制造問題的一方施壓。」桑納接著說:「普京不相信川普會真的有所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