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花籃一般是竹編材質的,輕巧地提在手里或挎在小臂上。然而走進故宮,眼前的景象可能顛覆了大家的認知 ,宮殿陳列或者展廳中的花籃,大都是由陶瓷、玉器或水晶材質制作而成。
這些陶瓷、玉制花籃的文物觀賞價值更高,因此,在一些展廳,我們都會看到它們的身影,同時,在古代花籃除了裝花之外,還常作為宮殿內的陳設和裝飾使用,如下面這款水晶帶鏈花籃,它的籃子部分通高僅有5.1厘米,藝術價值明顯大于它的使用價值。
水晶帶鏈花籃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在清宮的裝飾品中,花籃并非“冷門”物件。無論是在象征至高無上皇權的太和殿,還是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養心殿,亦或是后妃居住的寢宮,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們有的擺在桌案之上,有的擺在多寶格里,深受帝后的喜歡。
除了裝飾用的花籃,在一些皇宮的大型活動中,也會用一些花籃來裝花,只不過因為它們的文化價值稍遜于前者,因此,在今天我們很少有機會能看到它們。
乾隆款畫琺瑯薔薇花紋花瓣式花籃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宮里的花籃大小不一,作用也不盡相同,大型的花籃多用作大型慶典時,而小花籃則多用作日常生活使用。花籃的大小也與宮里的等級制度掛鉤,皇帝使用的花籃應是做工最精良的,同時也是最大的,進而彰顯皇權的神圣不可侵犯。
花籃的藝術價值不光體現在它的材質、做工上,上面的紋飾也很有講究和深意。比如花籃上面蝙蝠的圖案,寓意著福氣、幸福,葫蘆的圖案寓意著“福祿”,折枝紋則寓意著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我們能看到的,終歸是一些象征著美好的紋飾形象,而且很多時候花籃上面的紋飾是多種祥瑞圖案的組合。
康熙款畫琺瑯牡丹花紋海棠式花籃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同時,花籃中所裝的花卉,也承載著美好的祝福。即使是在宮殿中放在桌案上的裝飾花籃,也可以用花卉裝點。不同的花卉有著不同的寓意,其中宮中最常見的花卉有象征富貴、繁榮與皇權的“花中之王”牡丹,象征堅韌不拔品格的 “歲寒三友”,還有象征著高潔品質的荷花。
李嵩花籃圖頁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除此之外,在每年的端午節宮里也會在花籃中放上艾草、菖蒲等植物,用來驅毒辟邪。端午節馬上到了,今年在門上掛艾草的同時,不妨也用紙殼或者硬卡紙做一個簡易的花籃,裝些艾草放在桌子、茶幾或電視柜上,也感受一把古人別樣的情趣。
本文內容以官方及網絡資料為基礎,在細節創作上適當地發揮了一些聯想和創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