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地大物博的中國,因為各地的氣候、物產和飲食生活習慣,也形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早餐種類,更成為當地有代表性的美食。
比如位于貴州省中部的省會城市貴陽,就有一種特色早餐,那就是糯米飯。
地形多為山地的貴州,由于氣候濕潤,晝夜溫差較大,環境適合梯田糯米的生長。同時,糯米性溫,有補中益氣的效果,在濕潤的氣候條件下,食用糯米飯能幫助人們抵御濕氣,補充能量。
而且,糯米飯團熱量較高,在寒冷的冬日,握在手心可充當 “暖手寶”,吃下去能溫暖腸胃,使人快速獲得熱量,抵御低溫,很適合作為早餐來開啟一天的生活。
在貴州的多民族飲食方式中,就有 “吃摶飯” 的特點,即吃飯時不用筷子,用手將飯捏成團食用,貴陽糯米飯團的形式與之相符,可能受此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的影響。
早在百年前,貴州人就將糯米作為勞作時的口糧,方便攜帶和食用,慢慢形成了吃糯米飯的傳統。此外,糯食在貴州普及程度高,鄉村百姓將烹制糯食作為生活富足的儀式,城市里則習慣把糯米飯當早點。
所以,無論是在貴陽還是在貴州其他地方,都能看到當地的早飯居然是吃糯米飯,這種由脆哨(油炸肉丁)、酸蘿卜、折耳根、油辣椒等各種豐富配料,加上糯米飯團的包裹,顯得層次感十足,更是當地的特色美食小吃。
貴陽糯米飯的制作方式看似簡單,其實一點也不復雜:蒸熟的糯米拌豬油或醬油,包入脆哨、酸菜、花生、白糖等,捏成團或裹以紗布定型。
多種口味的混搭,也是貴陽糯米飯的主要特點:咸口(辣椒、脆哨)與甜口(白糖、芝麻)并存,部分店家支持“咸甜混搭”。
在貴陽吃早餐的時候,糯米飯的儀式感其實也滿滿:傳統攤主會問“要醬油還是白糖?加不加脆哨?”,完全體現個性化定制的感覺。
而貴陽本地人,更偏愛“一半咸一半甜”的混搭口味,口感豐富,咸香、酸辣等味道相互交融,味道獨特卻又讓人深刻,排著長隊買糯米飯吃,更是貴陽人的早餐體驗之一。
貴陽街頭有很多賣糯米飯的小攤,尤其是在工作單位或學校門口,清晨時分較為常見。這些小攤的糯米飯往往具有濃郁的市井氣息和傳統風味,只要早起轉一轉,就不難看到。
如今隨著電商的發展,也可以讓外地的朋友嘗到正宗的貴陽糯米飯,味道還原地相當好,其實也可以試一試、
貴陽人鐘愛的早餐糯米飯,不僅是食物,更承載了山城的氣候智慧、物產稟賦與市井文化。在老城巷陌中尋一家攤位,捧一團熱氣氤氳的糯米飯,便是觸摸這座城市靈魂的最佳方式。(圖片來源:多彩貴州網、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