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白玉蘭獎入圍名單的公布,既是對過去一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的總結,也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啟示。當《邊水往事》的類型創新與《凡人歌》的現實關懷同時獲得認可,當劉亦菲的跨界嘗試與楊紫的演技沉淀共同角逐視后,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獎項的競爭,更是中國電視劇在多元創作中尋找藝術最大公約數的努力。
作者 | 冒號魚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發布初始時間:2025年5月26日
就在今天下午,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公布,《山花爛漫時》《我的阿勒泰》《我是刑警》《小巷人家》等10部作品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提名名單,最終各大獎項將于6月27日“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上揭曉。
一個月以前,四味毒叔也專門做過一篇關于本屆白玉蘭視后的預測。
而今天公布的入圍名單,不僅基本上和該篇最佳女主角的預測結果相吻合,更印證了我們對于本屆白玉蘭堪比“神仙打架”的定義——
無論是主創陣容、劇集水準,還是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地位。
白玉蘭獎是中國電視劇行業公認的三大獎之一,素來有“專家獎”的美譽,堪比電影界的金雞獎。三十而立,今年的白玉蘭會給觀眾帶來哪些驚喜?
01扎根當下的現實主義創作
縱覽入圍名單,《玫瑰的故事》《我是刑警》《小巷人家》等劇以七項提名并列領跑,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一結果既延續了近年來現實主義題材的穩固地位,也展現出女性題材、懸疑類型的創新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入圍作品呈現出“現實基底+類型表達”的融合性特點,如《邊水往事》以金三角邊境的懸疑敘事重構類型化的可能,《城中之城》則將金融職場生態納入現實主義框架。
這種創作轉向與本屆評委會主席陳寶國強調的“五味調和”評審標準不謀而合,“老同志能夠品嘗出那種回甘,中生代能夠辨清楚火候,年輕人有股鮮勁兒。”
在最佳電視劇提名名單中,《玫瑰的故事》作為唯一一部入圍的大女主情感劇,該劇打破了傳統女性題材的個人成長窠臼,將視角擴展到了女性成長的多個維度,刻畫出更加復雜多元的女性形象。
而《我是刑警》以公安系統的群像結構搭建人性博弈,導演惠楷棟與編劇徐萌的雙重把關使其兼具紀實性與戲劇張力。《小巷人家》則以市井生活為切口,將家庭倫理與社會變遷交織,其“以小見大”的敘事視角與評委會對作品“人文溫度”的關注高度契合。
02老中青三代的實力競演
表演獎項方面,最佳男主角提名呈現明顯的代際分層。
于和偉在《我是刑警》中延續了其在《覺醒年代》中的正劇表演優勢,通過多層次的情緒爆發將刑警秦川的使命感與人性掙扎刻畫得入木三分;張若昀在《慶余年2》中則以范閑的權謀智斗突破類型化表演,其臺詞節奏與肢體語言的把控值得細細揣摩。
王驍在《凡人歌》中憑借都市打工人那偉的精準演繹首次入圍,其代表的“企業高管的中年危機”引發廣泛共鳴。而靳東在《西北歲月》與王寶強在《棋士》中的表現則體現了評委會對演員轉型的鼓勵——前者嘗試塑造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后者則挑戰展現圍棋高手的詭譎內心。
最佳女主角競爭堪稱白熱化。
劉亦菲首次憑《玫瑰的故事》提名即獲七項入圍,其從電影銀幕到電視劇的跨界嘗試備受矚目,劇中黃亦玫的多段情感糾葛令人揪心;楊紫憑《國色芳華》二提白玉蘭視后,以何惟芳的隱忍與覺醒展現演技層次感。
宋佳以《山花爛漫時》中鄉村女教師張桂梅的質樸形象延續現實主義表演優勢;而閆妮則通過《小巷人家》中溫柔隱忍但內心強大的傳統女性形象詮釋生活流美學;馬伊琍四提白玉蘭視后,她在《我的阿勒泰》中以散文式表演打破類型化限制,其“去戲劇化”的表演方式受到觀眾熱議。
配角獎項同樣看點十足。富大龍在《我是刑警》中飾演的首席刑偵專家陶維志,以“偏執型人格”的精準塑造展現老戲骨的演技厚度;蔣奇明在《邊水往事》中則通過反派角色王安全的復雜性突破類型化表演邊界,展露出一個狡猾精明的疊碼仔形象,甚至被觀眾評價為“搶主角風頭”。
女性配角方面,蔣欣在《小巷人家》中飾演的宋瑩和閆妮再次相遇,其潑辣直率、心直口快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而蘭西雅在《山花爛漫時》中飾演的鄉村女學生谷雨敏感脆弱,卻又不屈不撓,展現出她作為年輕演員的無限潛力。
03不可或缺的幕后之光
在最佳導演提名名單中,費振翔以《山花爛漫時》延續鄉土題材的寫實主義,通過長鏡頭與自然光運用營造生活質感;老算則在《邊水往事》中以電影質感的鏡頭語言重塑懸疑類型,其“暴力美學”與“冷色調構圖”構建出虛構地名“三邊坡”的立體實感。
張開宙在《小巷人家》中以細膩筆觸還原市井溫情,盡管因敘事節奏較慢曾引發爭議,但此番入圍,依然能夠看出評委對“生活流美學”的認可。
最佳編劇分為原創和改編。徐萌在《我是刑警》中“案件推進與人物成長雙線并行”的結構設計成為行業標桿,其信奉編劇武功“唯真不破”的總結值得年輕編劇學習;《山花爛漫時》采用多人合作制,袁子彈等四位編劇在保留核心結構的同時提升了角色語言的豐滿度,這種“集體創作模式”成為本屆編劇獎項的新亮點。改編獎項方面,李瀟在《玫瑰的故事》中通過女性成長主線重構原著IP內核,其“情感線與時代背景的有機融合”是大女主劇的敘事突破。
技術類獎項同樣競爭激烈。《我的阿勒泰》的攝影指導劉懿增以展現出邊疆風光的詩意化,其廣角鏡頭下的自然奇觀與人物特寫的情感張力形成獨特的美學風格;《國色芳華》的美術團隊邵昌勇、朱寒冰等則通過古典園林的現代解構打造視覺盛宴,突破了國產古裝劇的美學水準。《我是刑警》的美術設計張斌以細節入手,真實還原警隊的日常,體現出對專業的敬畏和熱愛。
04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第30屆白玉蘭獎入圍名單的公布,既是對過去一年中國電視劇創作的總結,也是對行業未來發展的啟示。當《邊水往事》的類型創新與《凡人歌》的現實關懷同時獲得認可,當劉亦菲的跨界嘗試與楊紫的演技沉淀共同角逐視后,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獎項的競爭,更是中國電視劇在多元創作中尋找藝術最大公約數的努力。
正如本屆評委會主席陳寶國在采訪中強調的,評獎不是“分糖果”,好作品要有筋骨、有血肉,更要有戲魂。
隨著6月27日頒獎典禮的臨近,這場三十而立的群雄逐鹿,究竟花落誰家,終將在黃浦江畔揭曉答案。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聯系郵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眾號lD:siweidush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