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油菜收割季節。近日,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第五小學組織學生到勞動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通過實操勞動,學生學習收油菜的基本技能,感受勞動的艱辛,體驗收獲的喜悅。
老師示范用竹篩子分離油菜籽和碎葉。陳敏攝
在思南縣第五小學的勞動實踐基地里,一場別開生面的油菜豐收課正在進行。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將金燦燦的油菜莢鋪滿曬場;有的掄起木棍反復敲打油菜莢,讓油菜籽與菜莢分離;還有的用竹篩篩去碎葉。捶打聲、歡笑聲此起彼伏,奏響了一曲生動的勞動“交響樂”。
“我參加了收割油菜的活動非常有趣,既讓我們體驗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也懂得了農民伯伯的辛苦,真正地體會到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思南縣第五小學學生李夢潔說,這樣的勞動課很有意義!
思南縣第五小學一角。
據了解,這堂勞動課是思南縣第五小學“四季農耕”校本課程的夏季篇章。2023年,該校將校園后堆滿建筑垃圾的閑置地清理改造成勞動實踐基地,按照“春種園”“夏耘圃”“秋收田”“冬藏角”,帶領學生種植油菜、玉米、花生、黃瓜等應季農作物,讓學生體會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在泥土芬芳中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
“我通過勞動見證了油菜從育苗、管護到收獲的全過程,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幸福。”思南縣第五小學學生甘宗霖真切體會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學生們井然有序傳遞油菜莢。陳敏攝
勞動實踐不僅錘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成為跨學科教學的生動課堂。思南縣第五小學立足校本實際,結合鄉村農耕特點,創新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搭建起“冬種油菜忙?春賞菜花香”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組織學生完整體驗播種、栽種、除草、施肥、賞花、收割、脫粒等油菜作物種植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出力流汗中學習農事,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推動課堂建設向縱深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校開辟綜合實踐體驗基地后,有效彌補了‘五育’之中的勞動教育短板。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出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讓學生理解,知識不只在書本里,更在雙手創造的世界中。”思南縣第五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王國強表示,下一步,該校將持續加強勞動課程建設,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勞動素養,傳承勤勞奮斗的精神,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油菜莢。陳敏攝
近年來,思南縣各中小學深挖勞動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形式,讓學生走進田野、農場、廚房,在真實場景中了解非遺技藝、地方文化、產業技能,在耳濡目染、身體力行中理解勞動、熱愛勞動,從而發自內心尊重勞動者,實現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何敏 陳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