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就在這里,應該就是這棵,特征跟亮葉月季一樣,枝上面也有密刺,葉子也是三片單葉,就是這個,爬了這么久終于找到了。”近日,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首次發現疑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亮葉月季”植株,羅甸縣林業局聯合當地村委會深入實地通過將其特征性狀與亮葉月季的模式標本進行比對,確認所發現的植株為“亮葉月季”。
在羅甸縣龍坪鎮拍攝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亮葉月季。
據了解,“亮葉月季”為中國特有種,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評定為極危(CR)等級,是僅次于野外滅絕(EW)的評級。此次在羅甸縣的野外調查共發現2株“亮葉月季”,樹齡均在10年以上,特征明顯:花梗與花托均密被刺毛,花單生,紅色,小葉3,極稀5,葉片兩面無毛、表面光亮,托葉大部貼生,頂端分離,主要特征與模式標本一致。
林業人員在羅甸縣龍坪鎮觀察記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亮葉月季。
“這棵好像也是,特征也一樣,從枝條和樹根來看差不多有二十年了。”“亮葉月季”發現地為羅甸縣龍坪鎮典型的喀斯特山區。多年來,當地全面加大森林環境保護力度,村民環境保護意識得到了全面提高,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
“多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加強宣傳和引導群眾對生態的保護,群眾非常支持,在二十年的生態發展當中,出現了亮葉月季、鐵皮石斛、野生巖黃連等珍稀植物。”羅甸縣龍坪鎮大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敖芝華說,“接下來,我們將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大林區巡查值守,讓我們的生態資源越來越好。”
生長在羅甸縣龍坪鎮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亮葉月季。
此次發現進一步豐富了“亮葉月季”在貴州的分布記錄,為亮葉月季的研究、保護、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材料。目前,羅甸縣已啟動對“亮葉月季”等珍稀資源的保護力度,科研團隊也將持續監測,確保這一極危物種在自然棲息地中安全存續,維護好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同時,加大護林員對林區的巡查、值守,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植物多樣性。”羅甸縣林業局林政股工作人員冉麗霞表示。(圖/文 黃呈慧 班方智 王冬至 史傳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