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滬上文化傳承新圖景
非遺牽手紅十字
日前,上海市紅十字會以“非遺牽手紅十字”為主題,成功舉辦了一場非遺作品征集與展示活動。此次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紅十字精神深度融合,通過非遺藝術的創新表達,為紅十字文化傳播注入新活力,也勾勒出一幅亮麗的文化傳承新圖景。
自今年2月征集活動啟動以來,全市非遺傳承人、紅十字志愿者等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共提交剪紙、琺瑯彩、農民畫、麥稈畫、書法、竹編、瓷刻、土布等非遺門類作品96件。經專家評審,50件緊扣紅十字主題、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佳作脫穎而出,它們以匠心獨運的藝術語言,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內涵。
在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當天,2025年上海市紅十字博愛周暨金山紅十字會成立100周年主題宣傳活動舉行。活動現場特設非遺展演專區,以“靜態展示+動態創作”的形式亮相。市紅十字會在征集作品中優中選優,現場展示了部分精選作品。三位金山非遺“守藝人”還來到活動現場,手把手教學指導麥稈畫、農民畫和剪紙等創作技巧,吸引眾多市民駐足體驗。
數字化傳播成為此次活動的重要延伸。上海市紅十字會微信公眾號推出“非遺牽手紅十字 | 優秀作品展示”專題,通過高清圖文和點贊互動等形式,對優秀作品進行云端展覽。其中,一幅以麥稈畫工藝呈現的《麥韻傳薪 博愛童行》尤為引人注目,創作者將麥稈畫與紅十字主題相結合,賦予作品“技藝傳承”與“精神傳遞”的雙重意象;《急救小藥箱》以土布為主要原材料,經匠心之手精心設計和裁剪,在提供實用功能的同時,傳遞出對傳統文化和紅十字精神的敬意;《紅十字在心中》則將紅十字元素與非遺剪紙藝術相結合,呈現生命至上、志愿奉獻等理念,構建出獨特的文化寓意。據統計,線上展示自5月5日起至今,已收獲逾3100次點贊。
《麥韻傳薪 博愛童行》麥稈畫
《急救小藥箱》土布
《紅十字在心中》剪紙
據市紅十字會信息傳播部部長劉貴朝介紹,此次活動通過征集、展示及轉化,探索非遺傳承與紅十字文化傳播的融合路徑。經創作者授權,部分作品將由市紅十字會永久收藏,并作為“移動的文化課堂”,在今后類似活動中進行展覽。未來,市紅十字會還將以這批作品為靈感來源,設計創作相關文創產品,讓非遺與紅十字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持續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