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第五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在香港舉行。論壇以「全球協作 共創未來」為主題,匯聚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科研先驅、投資者及企業家等,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及合作機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曹雪濤出席高峰論壇并致辭,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發表視頻致辭。
作為高峰論壇的重要環節之一,「中西醫藥結合促進全球健康」議題受到與會嘉賓關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抗衰老專委會秘書長侯云龍教授在專題報告中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涌現,中醫藥將為應對全球老齡化問題開辟全新途徑。
侯云龍教授在論壇上作專題報告
當前,眾多國家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在中國,截至2024年底,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占總人口的22%。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由衰老引發的慢性疾病問題日益凸顯。如何科學抗衰老,實現健康老齡化,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前沿課題。
侯云龍在報告中介紹了以中醫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為代表的原創理論體系,其從「精-氣-神」整體觀切入,揭示衰老的核心病機和系統干預路徑,用東方智慧為人類健康長壽提供了嶄新思路。
侯云龍表示,在中醫理論體系中,腎為先天之本,腎之精氣盛衰貫穿人的生、長、壯、老、已全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精逐漸被消耗,導致身體機能衰退,表現出體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頭發變白、骨質疏松等一系列衰老現象。中醫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據此提出衰老的核心病機——「腎精虛衰是衰老根本、元氣虧虛是衰老關鍵、形神耗損是衰老表現」,指出補腎精是抗衰老的關鍵所在,并通過基礎、動物和臨床循證研究進行進一步論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
這一理論也與西方醫學界的最新發現形成協同呼應。今年4月,《Cell》雜志發表綜述文章,將影響人體衰老進程的生物學標志物擴展至14個。侯云龍介紹,在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指導下研發的創新產品八子補腎膠囊,已通過系列研究證實可干預其中10個衰老標志物,包括「維持干細胞活力」「減少衰老細胞」 「調節表觀遺傳」「減輕端粒損耗」等,以此實現延緩衰老、防治衰老相關疾病的效果。
報告中,侯云龍介紹了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Phytomedicine》上的全球首個抗衰老中成藥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臨床循證研究。該研究共納入530名年齡30歲至78歲的受試者。科研人員應用八子補腎膠囊對受試者進行為期12周的抗衰老干預后發現,八子補腎膠囊可顯著改善早衰人群的衰老癥狀,改善軀體、心理衰老狀態,增強老年運動能力和耐力,提高生活品質;同時,八子補腎組受試者的端粒酶活性——醫學界公認「維系端粒穩定,進而抵御衰老」的金標準,比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提高76.7%。
相關研究還顯示,除了延緩整體衰老外,八子補腎膠囊對神經、運動、循環、呼吸、消化、免疫、生殖、皮膚等九大系統的功能減退具有系統干預和綜合抗衰老的作用。
據侯云龍介紹,目前中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案「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指導中藥抗衰老評價技術與整合機制研究」正在進行中,圍繞心、腦、骨骼、肌肉等衰老疾病,構建了多種衰老模型及多層次評價體系,通過多系統、多組織、多器官探討中醫藥抗衰老生物學機制,揭示衰老核心病機生物學基礎,為科學抗衰老、應對人口老齡化開辟新途徑。
據悉,第五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聯合主辦,是「國際醫療健康周」期間一項重點活動,吸引了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800名專家和業界人士,以線上線下形式共同參與。此次論壇首設「銀發健康專章」,聚焦應對人口老齡化。(來源:大公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