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中,當殲-10輕松擊落“陣風”時,西方國家才如夢初醒:30年來一直低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而讓西方產生誤判的原因,竟是俄羅斯無意中做了我們的擋箭牌。
我國雖然已經成為世界大國,但在歐美國家眼中,中國只是經濟強大而軍事實力并不突出。在他們眼中,中國的武器大部分從蘇聯和俄羅斯采購,大量采購武器的國家,軍事實力可能比印度還要差。
但一場印巴戰爭讓西方國家大跌眼鏡,昔日的學生已超越“老師”,30年來西方國家嚴重輕視了中國軍事實力。
印巴沖突,驚醒西方國家
兩款六代機多次公開試飛后,殲-20已經“徹底落后”,至于更古老的殲-10,已經被網友劃入“遺忘者”的行列。
五代機殲-20因為“已經落后”,在2022年直接向公眾近距離展示,2024年央視更是直接曝光生產線實景,絲毫沒想到保密問題。
當六代機公開飛行殲-20“退居二線”時,對我們而言更加落后的殲-10戰斗機,卻在印巴沖突中大放異彩,吊打印度空軍多款先進戰機。
就這樣一款在我國嚴重落后的戰斗機,在巴基斯坦卻是最先進的戰機,并且在戰斗中取得了驚人戰績。
2021年,巴鐵從我國采購36架殲-10CE戰機,每架戰機售價約4170萬美元,加上雷達和導彈等附屬裝備,每架費用約5500萬美元。
西方國家向來是看不起我國的殲-10戰機的,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印度不僅看不起我國的殲-10,就連殲-20都不放在眼里,總以為自己購買了全球最先進的戰機,可以輕松戰勝我國空軍。
鑒于歷史教訓,印度雖然沒有勇氣直接和我開戰,但對巴基斯坦還是絲毫不放在眼里的,畢竟無論從哪方面講,印度都具備碾壓優勢。
至于印度空軍,那更是吊打巴基斯坦。畢竟印度可是有著四代半戰斗機“陣風”。那是以2.44億美元/架的高價購入,戰斗力必須得對得起價格。
雖然國際上普遍認為“陣風”僅次于殲-20,但印度始終有自己的看法,他們一直堅信“陣風”足以吊打殲-20。
印度最初購買陣風就是為了對付我國的殲-20,在印度人看來,殲-20最多只能算三代半戰機,根本不可能是“陣風”的對手。
類似觀點不是普通印度民眾的自嗨,而是來自印度退役空軍元帥 R Nambiar的公開發言。印度前空軍司令表示一架陣風能對付5架殲-20。
印度的迷之自信,在這次印巴沖突中被擊得粉碎。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出動大批陣風戰斗機,對巴空克什米爾地區發動空襲。
面對外敵入侵,巴基斯坦方面緊急出動戰機迎戰,其中就包括7架殲-10CE,4架老舊機型,迎戰印度的14架戰機。
印度的戰機包括8架陣風和兩架蘇30,這都是四代半戰機,兩架米格29屬于四代機,只有兩架米格-21是老舊機型,用于牽制擾亂。
無論是戰機質量和數量,印度都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幾次空戰之后,印度被擊落6架戰機,而巴方沒有一架戰機被擊落。
劣勢方擊落了優勢方的大量戰機,自己居然還毫發無傷,6:0的戰績讓殲-10CE一戰成名,中國武器的強大程度也驚醒了西方國家。
過去30年間,中國各種尖端武器嚴重依賴蘇聯和俄羅斯,這也讓西方國家產生嚴重誤判,認為學生不可能超過老師,中國的軍事實力比不過俄羅斯。如今這一觀點被現實狠狠打臉。
嚴重誤判,俄羅斯成擋箭牌
從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新中國,在西方國家眼中,大部分時候都是貧窮落后的代表,哪怕近些年中國經濟發展得很不錯,但軍事實力在他們眼中依然很差勁。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觀念,一是因為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軍工方面都模仿蘇聯和俄羅斯;二是因為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的表現太拉胯。
在軍工貿易領域,蘇聯以及后來的俄羅斯,一直被視作中國軍工的領路人。在2015年之前的20多年里,我國80%的引進裝備,都來自蘇聯及俄羅斯。
20世紀90年代,我國大量采購蘇-27戰機和S300防空系統。一直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我國的尖端武器,很多都是來自俄羅斯。
因為長期從俄羅斯采購武器裝備,這就讓西方國家形成一個“共識”:中國軍事技術水平有限,不足以成為西方國家的威脅。
全球軍力排名,也折射出這一觀點,中國在榜單中排名通常在俄羅斯之后,有時甚至還會排在印度后面。
在西方國家眼中,印度大量引進俄羅斯、法國等國的先進戰機,在中國自研能力較差的時代,這些戰機確實比我國的戰機要先進。
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拉胯表現,更加劇了西方國家對我國軍事實力的誤判,畢竟俄羅斯在戰爭中的表現,確實和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地位不匹配。
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在戰爭過程中被烏克蘭的小型無人機輕松突破,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強。
T-90坦克是俄羅斯鋼鐵洪流最后的榮光,也被稱作東歐裝甲霸主,但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裝備,卻在烏克蘭的叢林中屢屢趴窩。
作為中國的“老大哥”和“老師”,俄羅斯的表現如此讓人大跌眼鏡,緊跟俄羅斯的中國,軍事實力肯定更不值一提。
當西方國家以俄羅斯為參照物,來衡量中國的軍事實力時,俄羅斯一不小心成了中國的擋箭牌。
當然,按照大多數國家的發展軌跡,西方國家的類似判斷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印度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嗎?
海陸空三軍的武器裝備,印度一直都是買買買,最終結果就是錢沒少花,買回來的武器裝備卻不頂事,淪為全世界的笑柄。
當年中國也走過一段類似的路,在西方國家的固有觀點中,中國的軍事水平也不會強太多。但他們沒想到,中國買武器是輔助,自研武器才是目標。
中國軍工到底有多牛?
印度對巴基斯坦動手,可以說是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試探,畢竟巴基斯坦的裝備就是弱化版的中國裝備。只是他們沒想到,印度這次踢到了鐵板上,世界軍事強國的遮羞布也被無情撕開。
以前,美國航母在中國周邊海域耀武揚威,想來就來就如在自家后花園。后來055大驅單刀赴會,硬是把美國航母戰斗群逼退。
還有美日韓等國組織的海上演習,“海上街溜子”815偵察艦抵近觀察,對方雷達竟然不顯示,哪怕已經肉眼可見了,雷達上依然毫無動靜。
空軍方面的消息更是振奮人心,當官方各種展示殲-20時,大家還感覺莫名其妙,畢竟這可是我國現役最先進的戰斗機,展示如此多細節真的合適嗎?
2024年12月,當兩款六代機在成都和沈陽公開亮相時,一切都有了答案。當年美國F22橫空出世,跨代碾壓讓全球絕望。
自覺無對手的美國,最終拆了F22的生產線,只留下閹割版的F35,認為憑著這款飛機就能吊打全世界。
結果沒想到我國的殲-20突然出現,徹底打破了美國空軍代際碾壓的計劃。后來我國六代機公開試飛,美國的六代機還依然停留在PPT中,我國六代機已實現反超。
至于更先進的戰斗機,如白帝空天戰機,可以在大氣層和近地空間自由穿梭,完全突破了傳統飛機的界限。
更讓歐美國家破防的是,白帝空天戰機已經不是一款純概念機,2024年11月就在航展上公開亮相。
至于無人機領域,中國如果自稱全球第二,那沒有哪個國家敢稱全球第一,就連美國都沒這個資格和實力。
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的“九天”無人機可能于2025年6月進行首飛,一旦完成試飛,意味著這款全球領先的無人機距離服役又近一步。
這款飛機最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航程7000公里,升限1.5萬米,盡管這些數據已經很逆天,但這并不是“九天”無人機的重點。
這款無人機最恐怖之處,在于對戰爭形態的徹底顛覆,其可以搭載“異構蜂巢任務艙”,成為小型無人機的空中母艦,在空戰中突然釋放大量無人機,必然會給敵人帶來巨大麻煩。
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爭理念,中國軍工已經從模仿者轉變為開拓者,從0到1的質變很艱難,所幸我們已經大步邁過,接下來從1到10的量變,中國軍工的發展步伐必將越來越快。
打鐵還需自身硬,與其說俄羅斯幫中國做了擋箭牌,讓西方國家形成誤判,不如說是中國自己真正發展強大了,超出了西方國家的估計,這才是西方產生誤判的根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