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批準了第五代戰斗機的研發計劃。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宣布該機的框架計劃了。早在2010年,也就是15年前,印度就有過類似的計劃。這個過程當然表明了印度的雄心壯志,我們甚至可以用“野心”一詞去描述也不為過。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連續提出現代戰斗機計劃并且努力推進的國家屈指可數,而敢于叫板第五代戰斗機研發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印度能有這個志氣,不簡單。而且印度也是一個不依附于歐美發達集團的發展中國家,能堅持走自己的路更不簡單。
但是,印度這種志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虛幻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這是違背科學規律的,是海市蜃樓一樣的錯覺。現代戰斗機,尤其是第五代戰斗機的研發、設計和制造,不是折紙飛機,它離不開整個航空工業的系統性突破,離不開微電子技術支撐的信息技術,離不開高端材料的制造業水準,也離不開系統完備的大科學體系支撐。很遺憾,從印度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三代機“光輝”戰斗機項目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所有這些印度都沒有。
直接結果就是,50年前提出的概念是先進的,但是50年后造出的戰斗機,出廠就落后于全世界。印度沒有隱身涂層技術,沒有大推力發動機技術,沒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這些都需要外部支持。但是這些技術都是大國手中的核心關鍵,沒有人會輕易示人。而且印度所有國產武器裝備計劃項目普遍都嚴重延期。照這個情況,印度且不說第五代,它能把“光輝”戰斗機性能提升到殲-10A戰斗機的水平,對印度航空工業來說都是極大考驗。
簡單說,印度第五代戰斗機只有政治象征意義,沒有任何實戰價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印度的韌性確實是用錯了地方。這次印度國防部批準五代機計劃,明顯是受到了“5.7”空戰結果的刺激。而這場沖突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莫迪政府的極端民族主義需要動員選票,需要將印度置于一個虛幻的危險場景當中。這樣下去,印度將會陷入持續動蕩。
因此,整件事的結論是:印度需要的不是第五代戰斗機,而是一個能夠重新回到正常國家的戰略領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