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圓滿收官。由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承辦的第二屆“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在本屆文博會上大放異彩,現場銷售和意向訂單量創下近500萬元的新高;同時,5家“美麗工坊”機構在同期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大賽”中斬獲3銀2銅,用匠心之作向世界展示中國殘疾婦女的堅韌與創造力。
本屆“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展匯集了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家“美麗工坊”機構參展,相比于去年的17家增長明顯。這些機構都是從全國國家級示范機構中精選而來。參展機構帶來的文創作品,不僅涵蓋的品類齊全豐富,更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特色文化。從精巧細致的刺繡、栩栩如生的陶藝,到構思奇妙的編織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凝聚著殘疾婦女的心血與智慧。這些作品以傳統工藝為根基,融入現代設計理念,既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彰顯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爭相購買。
一位來自湖南的收藏愛好者在選購了手工制作的非遺湖筆后表示:“這些手工藝品不僅工藝精湛,背后更是承載著殘疾婦女堅韌不拔的精神,非常值得收藏。”
經過幾天的售賣,很多參展機構展位上的手工藝品都已銷售一空。“現在發現我們帶來的貨品還是太少了,不夠賣!”廣西“美麗工坊”機構代表劉昌磊笑著說道。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現場交易額和意向訂單總量近500萬元。
“此次文創作品展是廣大殘疾女性實現自身價值,追求幸福生活,化繭成蝶的又一次精彩絢麗的集中展示。”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對第二屆“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所取得的佳績給予高度評價,并向深圳報業集團、交通銀行、深圳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和深圳大愛藝術品有限公司對這次活動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
她說,深圳文博會是我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促進文化貿易、展示文化成果、推動產業發展、賦能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進我國文化大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在深圳文博會上精彩亮相,有效提升了“美麗工坊”品牌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拓展了市場合作機會,在獲得了頗為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極大增強了眾多殘疾女性就業創業的信心。今后將繼續加強對“美麗工坊”品牌的宣傳推廣,提升作品品質,緊密結合市場需求,講好殘疾女性學技能促就業故事,讓更多社會公眾關注支持“美麗工坊”項目,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推廣運營,推進品牌化、市場化。
在本屆文博會上同期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大賽”上,參評的5家“美麗工坊”機構榮獲獎項。其中,袁桂喜、聶亞平創作的麥稈畫《松鶴同春》,李蕾、李學敏創作的手工結繩編織《山城茶語》和寧雷創作的魚皮浮雕畫《梅蘭竹菊》榮獲銀獎;郭玲創作的微鉤《梅蘭竹菊》,楊艷燕、曹陽創作的手工編織《東北人參》榮獲銅獎。
獲獎的“美麗工坊”機構代表在接受采訪時難掩激動之情。深圳市大愛藝術品有限公司的殘疾女性代表——榮獲“全國首批美麗追夢人”的寧鯨蓉用手語表示,“文博會是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平臺,它不僅給‘美麗工坊’機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更讓社會各界看到了殘疾女性的精神魅力和藝術才華。”
吉林省南關區維納斯手編工作室負責人劉影說:“能夠在此次大賽中獲獎,是對我們多年努力的極大鼓舞和肯定。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手工制作技藝和創意設計水平,為更多殘疾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幫助她們實現人生價值。”
作為承辦方,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代理秘書長陳美壽認為,此次“美麗工坊”殘疾女性文創作品展在文博會中的亮眼表現,不僅為殘疾婦女搭建了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舞臺,也為社會各界參與助殘事業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王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