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來,指數歷史年化收益率近20%,這只ETF可一鍵配置。
作者 | 紫楓
編輯 | 小白
風云君每天在手機上經常會刷到一些分析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印巴空戰等讓人緊張的文章和視頻。它們不斷在提醒風云君“世界并不和平。”
而且,特朗普越來越展現出“窮兵黷武”的一面。5月份,白宮將美國國防支出提升至1萬億美元以上,同比增加約13%。
隨后,他不僅披露了耗資巨大的六代機研發計劃和“金穹計劃”(天基導彈防御系統),并宣布將北約國防開支目標提升至GDP的5%,德國已表態要跟上。
所以,美國正在加快軍事投入,全球軍備競賽或將再次升級。
所幸的是,中國裝備在這次印巴空戰中表現出色,表現出強大的空中優勢,讓不少國人感到安心,我們的鋼鐵洪流有能力在這個動蕩的環境下守護好我們的安全和利益。
風云君認為,在全球地緣政治動蕩的環境下,航空航天板塊兼具軍工裝備出海、硬科技成長、市值管理和估值合理四維一體的投資優勢,或許將成為市場接下來的熱門板塊。
催化軍貿需求,國防需求帶動增長
全球的地緣政治沖突推動各國對先進空天裝備的需求激增。
根據SIPRI數據,中國軍貿近年來成績斐然,中國近十年(2015-2024年)的軍貿出口172.54億TIV,相較于上一個十年(2005-2014年)的軍貿出口(110.26億TIV)增長56.48%,其中飛行器、導彈等空天裝備占比近半,成為核心增量領域。
(來源:SIPRI、天風證券研究所)
中國軍貿的對象主要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其中超6成是出口至巴基斯坦。
(來源:SIPRI、天風證券研究所)
而在2019-2023年全球軍貿市場結構中,中國僅占全球軍貿市場份額5.8%,遠低于美國的42%和法國、俄羅斯的11%,與咱們的裝備實力是不匹配的。
(來源:SIPRI、天風證券研究所)
隨著殲10C及導彈在印巴空戰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有望在全球強化中國裝備性能端的優勢認知,憑借性價比和技術迭代打開廣闊的軍貿市場。
而近年來,國內主要軍工集團對軍貿的重視度提升到比較高的水平。中航工業集團、兵器工業集團都把軍貿作為主業發展,其他軍工集團也有類似的表述。后續“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力度有望繼續加強。
而在國內,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五五”計劃制定之年,疊加建軍百年目標臨近,軍機換代、導彈備彈量提升等訂單進入密集交付期,主戰裝備需求確定性高,帶動龍頭企業的業績確定性提升。
新質生產力重要賽道,市場空間廣闊
除了軍工,航空航天板塊還與目前蓬勃發展的大飛機、低空經濟等產業有較大的關系。
國產大飛機C919的問世象征著中國摘下了這顆“工業明珠”,近期正加速商業運營。光大證券表示,截至25年2月,中國商飛累計獲得C919訂單近1500架,訂單飽滿。
據中國商飛預測,未來20年,預計將有9323架飛機交付中國市場,市場價值約1.4萬億美元。
大飛機是一塊“大蛋糕”,產業鏈綿長,涉及復合材料、航電系統等高技術領域,在自主可控背景下,產業鏈公司的發展具備較強的確定性。
另外,依托衛星互聯網與低空經濟發展的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和無人機等航空產業鏈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網絡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有三個“萬星”計劃,分別是G60星鏈計劃(千帆星座)、GW星座和鴻鵠-3,分別計劃部署1.5萬、1.3萬和1萬顆低軌衛星。
其中G60星鏈計劃進度最快,已累計發射90顆,預計2027年年底提供全球網絡覆蓋,但距離美國星鏈的8000余顆仍差距甚遠,接下來幾年衛星高密度發射或將持續推進。
低空經濟的發展更是如火如荼,據中國民航局預測,預計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全國近30個省份已將低空經濟納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相關應用場景已經出現在多地的旅游、應急、農業、監測、物流等行業。
航空航天板塊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賽道,是國內硬科技體系的關鍵環節,戰略地位不亞于芯片、新能源等領域。
市值管理措施給力,并購重組整合資源
并購重組是A股永恒的主題,是二級市場最激動人心的題材。而航空航天板塊相關上市公司近年來加強市值管理,動作頻頻引人注目。
譬如,中直股份在2024年收購昌飛集團和哈飛集團,整合直升機產業鏈資源。
2025年1月,中航電測完成對航空工業成飛100%股權收購,并改名為中航成飛,成為A股軍工整機龍頭,整合了殲-20、C919機頭等核心資產。
因此,包括非上市資產注入在內的軍工央國企資產重組加速是軍工板塊的一大看點。
另外,在市場波動時,軍工集團也不吝出手穩住旗下上市公司的股價。
4月8日,航空工業、兵器工業兩大集團分別發文表示“堅定看好資本市場,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中航機載、中航重機等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紛紛發布公告稱,回購或增持上市公司股權。
(來源:Choice數據,市值風云整理)
另外,4月7日,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兩大國資平臺宣布擬增持合計1800億元,重點投向央企股票、ETF及科技領域等,航空航天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小盤風格凸顯彈性,估值處較低水平
最近,國證航天航空行業指數引起了風云君的注意。
這個指數專注軍民融合、低空經濟等賽道,精選滬深北三大交易所中航天航空裝備、軍工電子、地面兵裝領域市值排名前50的優質企業。
截至5月26日,申萬二級行業中航空裝備、軍工電子、地面兵裝及航天裝備分別占比達66.4%、16%、7.8%及6.95%。與其他軍工指數相比,這個指數的航空航天“含量”最高。
(來源:Choice數據)
截至5月26日,該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包含了眾多航空、航天裝備重要廠商,且成分股集中度較高,約為53%。
(來源:Choice數據,市值風云整理)
該指數成分股中,市值低于100億的個股占比40%,小盤成長風格占優,彈性更大。
(來源:Choice數據)
成長風格帶來了不錯的長期表現,根據Wind顯示,該指數自2005年發布以來,年化收益率為19.74%,近五年漲幅32.18%,長期表現優于寬基指數。
(數據來源:Wind,數據統計區間為2004.12.31-2025.4.2,指數歷史業績不反映基金產品未來表現)
根據Choice顯示,國證航天航空行業指數的最新市凈率約為3.2倍,處于近十年相對較低的位置,略低于中證軍工龍頭指數的3.31倍。
(來源:Choice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在跟蹤國證航空航天指數的ETF基金里,航空航天ETF(159227.SZ)的管理規模最大。
航空航天ETF(159227.SZ)成立于今年4月30日,基金管理人是華夏基金。
綜上所述,航空航天板塊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部分,與低空經濟、大飛機等熱門領域密切相關,如果能借助這次殲10C的漂亮戰績徹底打開軍貿大門,再結合025年“十四五”訂單釋放,行業景氣度有望繼續提升。
從歷史走勢來看,航空航天ETF(159227.SZ)的波動性較大,長期持有的體驗不一定好。
投資者可以嘗試借助市場情緒做波段或者定投,通過低位多投、高位少投或不投的方式獲取收益,達到自己滿意的收益率就分批止盈,不失為應對板塊波動的較好方式。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云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云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云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