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山東省屬國資國企近年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整合、技術攻關等多維度發力,形成了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創新生態不斷完善、標志性成果涌現的良好態勢,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政策體系與考核機制創新
山東省國資委將科技創新納入企業改革績效考核的核心指標,權重從 12.5% 提升至 30%,并對研發費用支出全額視同利潤加回,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企業可享受 2 倍視同利潤激勵。
這一機制直接推動省屬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24 年研發投入達 529 億元,同比增長 8.7%,研發強度達 2.1%。
同時,通過 “山東國資科創基地”“政產學研金服用” 創新創業共同體等平臺,累計開展協同攻關項目 408 項,促成科技成果落地 107 項。
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
省屬企業在高端裝備、能源、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高端裝備制造:山東重工集團研發的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 53.09% 商業化柴油機,突破行業極限,入選省屬企業首批 “十大科創成果” 榜首。
其旗下中國重汽黃河氫內燃機牽引列車以 0.286 風阻系數刷新全球紀錄,濰柴雷沃智慧農業谷神 GS8180 收割機每秒喂入量超 18 公斤,引領農機裝備智能化升級。
能源領域:山東能源集團 “盤古礦山大模型” 實現井下作業全流程智能化,減少現場人員 276 人,年創效超 8000 萬元。
其聯合山東黃金集團研發的 “深地資源智能開采技術” 攻克千米深井開采難題,相關成果獲 2024 年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6 項。
數字經濟:浪潮集團云洲工業互聯網平臺連續五年入選國家級 “雙跨” 平臺,分布式融合存儲、工業數據鏈網融合技術等填補國內空白。
山東港口集團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管控系統橋吊作業效率達 60.2 自然箱 / 小時,刷新世界紀錄。
創新平臺與人才戰略
平臺建設:省屬企業建成省部級以上研發平臺 521 個,其中國家級 76 個,覆蓋高端化工、海洋科技等關鍵領域。
例如,山東能源集團擁有煤液化氣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山東重工集團建有內燃機與動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
人才引育:實施 “五年千名博士引進計劃”,對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實行 “一人一議”,科研團隊工資總額單列政策覆蓋 8 戶企業。
在 6 戶企業試點首席科學家制度,10 戶企業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2024 年實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勵中,科研骨干占比超 70%。
產業鏈協同與未來規劃
省屬企業通過 “鏈主” 帶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山東重工作為智能農機裝備集群 “鏈主”,帶動省內 2588 家上下游企業發展,集群內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達 12 家;華魯集團、山東健康集團分別在高端化工、醫療器械領域形成全球領先產能。
2025 年,山東將重點推進研發投入增長、高能級平臺建設、戰新產業培育等七大任務,計劃新增國家級創新平臺 5 個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占比再提升 2 個百分點。
當前,山東省屬國資國企正以 “科技創新 + 產業升級” 雙輪驅動,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持續突破,為塑造新質生產力、建設科技強省提供堅實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