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2 日至 5 月 22 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無線電通信部門第五研究組(SG5)下設 5A、5C 工作組(WP5A、WP5C)會議于瑞士日內瓦成功舉行。此次會議聚焦無線接入、工業專網、智能交通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入探討,吸引了全球眾多通信領域專家與相關機構的高度關注。我國在此次會議中表現亮眼,提交的關于無線接入建議書修訂、智能交通新報告起草等 12 篇文稿,大部分內容被會議采納,其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星閃標準被正式寫入會議修訂的無線接入相關建議書,成為一大亮點。
星閃技術(NearLink)作為我國自主創新的新型無線短距通信技術,自問世以來便備受矚目。它具備諸多卓越特性,例如低時延,能夠實現傳輸時延僅為傳統無線技術的 1/30,讓設備交互信息更加及時;高可靠,首次將 “Polar 碼” 等前沿技術應用于短距無線通信,信息傳輸可靠性從傳統技術的 90% 提升至 99.99%;廣覆蓋,覆蓋距離相比傳統技術提升 2 倍;高精度定位,將定位精度由傳統無線技術的米級提升到分米級。這些特性使得星閃技術適用于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多個場景,為各領域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并且它還可獨立組網或與蜂窩網絡協同,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與擴展性。
國際星閃聯盟于 2020 年 9 月由行業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芯片、整車和零部件、手機和終端、家電、通信、儀器儀表和 IT 等各領域的 80 家單位會員共同發起成立,其成立旨在推動星閃技術的創新與產業生態構建。2023 年 5 月,國際星閃聯盟取得民政部頒發的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正式成為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星閃聯盟成員已增至超 350 家,新增小米、OPPO 等手機廠商,以及格力、海爾等家電企業,國際半導體企業如高通、聯發科也正推進星閃芯片適配。此次星閃標準被納入 ITU 無線接入建議書,標志著星閃技術正式踏入國際標準體系,成為全球通信技術發展進程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在此次會議中,除了星閃標準的重大突破,我國提出的對工業專網課題進行修訂的建議也得到會議同意,并且完成了對我國主導設立的列車與軌旁間鐵路無線電通信系統(RSTT)相關新建議書的修訂,這些修訂成果已獲得 WP5A 全會通過,后續將提交至 SG5 審閱。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充分彰顯了我國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與強大創新能力,以及在國際通信標準制定進程中愈發重要的影響力。
隨著星閃標準寫入 ITU 無線接入建議書,未來在智能汽車領域,車輛內部眾多傳感器、控制器以及娛樂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將更加高效穩定,為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體驗奠定基礎;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家中各類智能設備如智能音箱、智能照明、智能家電等可借助星閃技術實現無縫協作,用戶能享受到更便捷、智能的家居生活;在智能制造環節,星閃技術可用于設備監控、生產線自動化和遠程維護等場景,通過高可靠、低延遲的連接,實現工業生產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升級。
此次星閃標準的國際化進展,不僅為我國相關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助力產業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也為全球通信技術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與方案,推動全球通信技術朝著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邁進。相信在未來,隨著星閃技術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與持續創新,將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